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近日,写了一篇单位要求的习作,纯粹系练习之用,极尽抄写之能力 。然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种境界仿佛得之 。不嫌浅陋,搬至网上 。
有观点认为,生意场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我不在乎别人是否会欺骗或欺诈我 。正因为我愿意别人对我进行欺诈或欺骗,如果我也打算欺骗或欺诈别人,这在道德上也说得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认为这是基本道德的黄金规则 。这条黄金规则的问题是,“如果你愿意让别人用不道德的方法对待你,那么你就似乎也可以用不道德的方法对待他们” 。
所有人相互之间的不道德行为产生最为严重的情况莫过于“中国人的一天!”所揭示的程度:“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吃个苏丹红咸蛋,杯三聚氰氨牛奶,吃完开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 。中午,吃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 。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和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房家,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硫磺馒头 。饭后,抽根高汞烟,去地摊买本盗版小说,回去上一会盗版操作系统的电脑,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窝 。”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说明了把生意场看作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是多么的有害!市场参与竭尽所能的破坏市场竞争的规则是多么的有害!我们需要一个建设在道德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而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则可以为我们建设基于道德之上的市场经济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
一、人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
亚当?斯密,一个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世人皆知他是经济学之父,《国富论》作者名声享誉世界 。但是同时他也是一位伦理学家,是一位道德哲学的教授,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是一部影响深远的道德哲学著作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道德情操论》的理论光芒却被《国富论》所覆盖,因此人们往往只知《国富论》,竟不知还有《道德情操论》的存在 。如何理解亚当?斯密这两部著作的关系,这形成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也即《国富论》中建立的“富国裕民”的古典经济学体系和《道德情操论》中阐明的“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关系问题 。
人们普遍认为亚当?斯密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就是“利己主义” 。正是在这种利己心的指引之下,人们参与市场竞争,最终通过“看不见的手”调控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可以说,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而从利己出发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就是亚当?斯密所架设的经济人 。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决不要向他们谈论我们自己需要什么,而应当谈论他们自己的利益,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告诉他们,给我们做事对他们自己是有利的,那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就容易多了 。只有乞丐才会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寄托在同胞的施舍上 。——《国富论》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道德与法治教研组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 朋党论读后感
- 培根论爱情读后感
-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
- 培根论读书读后感
- 培根随笔论求知读后感
- 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