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行为读后感( 二 )


第五是关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探讨 。正式组织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形组织,有正式的规则在制度 。正式组织中的权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 。()第一是对群体实施控制的权威,可用来建立和实施正式组织方案;第二正式组织方案本身规定了执行组织工作是需要的权威链和任务分工 。非正式组织指的是组织中影响组织决策的人际关系,但是他们要么与组织纲领不一致,要么正式纲领对它们忽略不提 。任何组织的健康有序运行都离不开非正式组织 。比如新组织的每个成员在正式成员前,必须先与同事们建立起非正式关系 。一方面,正式组织不可能具体到不需要非正式组织的补充 。另一方面,正式组织只有在真正限制非正式关系在组织内部发展时,才能发挥作用 。
最后是关于价值的共同衡量尺度——效率准则 。决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在低成本和高产出两种价值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衡量尺度 。效率准则指的是在给定可用资源的条件下,选择能产生最大效益的备选方案 。组织中的决策不是孤立的决策,是由各种关系所组成的有条理的系统 。“决策”的系统可以将组织工作联系起来 。由归纳实践而得的“决策”的定义——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大量(实际)可能的备选行动方案;一个人可能选取其中任何一个方案;通过某种过程,这些大量的备选方案,被缩减为实际采用的一个方案 。但是由于组织中决策者的信息的不对称、知识、时间及群体因素的影响,使得组织在决策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的备选方案都进行可行性审核,从而使得每一个决策过程都是一个有限理性的过程,即不可能达到“效率原则” 。同时,由于限制理性的三个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人们的决策需要尽量地想方设法 。故而要求人们从学习、记忆、习惯的养成、接受外界积极地刺激、行为整合五个方面改进时间、知识、群体三个静态范畴所带来的决策理性不足,来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质量,从而最大可能的达到“效率原则” 。

管理行为读后感(二)
决策制定的过程是组织和管理的核心内容 。作为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在导言中就明确表述了本书的宗旨:“介绍从组织决策过程的角度来理解组织” 。
一、新的概念框架:管理原则为什么不可行?
20世纪初期,古典管理时期的管理学者根据管理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管理原则 。西蒙以人们常谈到的专业分工、命令统一、管理幅度和根据目标、程序、服务对象、地点划分组织等四项原则为例进行了具体阐释 。西蒙指出,这些管理原则都是“设计有效的管理型组织时应该考虑的指标 。但是,它们的重要性都不足以让它们成为管理分析的指导原则 。管理型组织的设计过程同运作过程一样,必须以总体效率为指导原则” 。在西蒙看来,“实际上存在着相互矛盾但同样有效的原则,应用这些原则有相同的理由,但却会得出不同的应用结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