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行为读后感( 三 )
他认为,古典管理的研究方法只能得到充其量只是“谚语”的管理原则 。因此,只有在管理研究方法上寻求新的路径,才能建立真正的管理原则 。建立管理理论的方法是,寻求可操作性定义对管理状况进行描述、对管理状况就行诊断和给准则设置权重 。西蒙指出,本书则致力于管理理论重建的第一步,即构建充足的词汇和基本分析方法,来充当沟通“描述性的和经验研究”与“管理理论”间的桥梁 。
二、“是”与“应该是”:决策的事实与价值因素
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作为西蒙构建新的概念框架的第一步,也是其方法论的出发点 。在西蒙看来,事实命题是对可观察的世界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价值命题则是关于偏好的表达 。事实命题可以证明是真是假,即证明这个世界上是否实际上存在或发生所陈述的情形;价值命题即宣告某种特定的情形是“应该如此”、是“更好的”或是“所期望的”,此种命题无客观是非,不能用经验或推理证明其正确性 。现实的决策既包含事实成分,又包含道德成分,是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的混合 。事实和价值因素的区分,对理解政策与管理、立法者与管理者等民主政府的组织和运作问题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提供了划分政策问题和管理问题的界限的依据 。
三、决策的实际情况:理性与情感之间
沿着事实与价值因素区分的进路,西蒙构建了“手段-目的”结构对组织的客观环境和抉择的实际后果进行研究和剖析 。理性决策就是“根据评价行为结果的某些价值系统来选择偏好的行动方案” 。对决策客观环境的分析,主要就是指研究抉择的各种可变后果 。关于行为结果的知识和行为个体对结果的偏好是影响决策的两大因素 。抉择问题就是对结果进行描述、评价,并将结果与行为备选方案联系起来的过程 。西蒙指出,虽然这种明显的“理性主义”倾向虽有偏颇且已受到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批驳,但注重研究“决策的理性层面”对发展一套管理决策理论是有益和必要的 。
由于知识的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及行为的可行性范围的有限性,决定了单一个体的行为不可能达到任何理性的高度 。在实际行动中,人类行为是介于“客观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人则是经济人和心理人两者结合的“行政人” 。基于对可训练性、记忆、习惯、刺激等心理环境的分析,人类的抉择模式更接近于“刺激-反应模式”而非从多个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 。心理环境作为个人决策所依据的“给定条件”,框定了人类理性在心理环境的限度内发挥作用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车间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 工作计划|行政管理工作规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小班安全管理个人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小区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酒店管理个人工作计划例文2022
- 工作计划|销售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2022学校后勤管理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物业管理2022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2022年度档案管理工作计划书范文
- 工作计划|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