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癫癎生物节律内分泌机制
3.1 皮质醇
皮质醇分泌存在24小时周期节律 。 通常皮质醇水平高峰在上午6:00-8:00 , 而上午8:00-12:00的皮质醇水平会下降 , 之后全天都持续一个缓慢的下降趋势 , 最低点在凌晨 。 癫癎发作的日周期规律(清晨发作大幅上升 , 随后逐渐下降)显示了与皮质醇昼夜节律的相似之处 。 特别是起源于顶叶的全身性癫癎发作和局部发作癫癎 , 存在与皮质醇分泌明显一致的昼夜节律 。
3.2 褪黑素
褪黑素的分泌白天少、夜晚多 , 主要调控下丘脑视上核交叉的冲动发放 , 从而调整睡眠/觉醒节律 。 Dabak等发现 , 癫癎及热性惊厥患儿的血清褪黑素水平在非癫癎发作期间较健康儿童低 , 发作时急剧升高;表明褪黑素与癫癎发作有密切联系 , 并提出褪黑素可能发挥内源性抗癫癎作用的假设 。 Jenwitheesuk等通过褪黑素对神经元调节的研究证实:褪黑素确实具有抗癫癎作用 。 褪黑素抗癫癎的内在机制可能与抑制多巴胺产生有关 。
3.3 5-羟色胺
5-羟色胺是褪黑素的前体 , 与睡眠-觉醒模式调节相关 。 研究发现 , 5-羟色胺水平可能改变癫癎易感性 , 对各类型的癫癎发作有抑制作用 。 5-羟色胺衰减可能诱导或增加癫癎发作 , 特别是对于海马硬化引起的难治性颞叶癫癎发作 , 增加5-羟色胺具有抗惊厥作用 。
3.4 腺苷
腺苷在神经兴奋性的α氨基丁酸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 腺苷拮抗剂可以维持清醒状态和减少慢波睡眠活动 。 腺苷也是一个内源性抗惊厥物质 , 有助于平衡神经兴奋与神经抑制 。 研究发现 , 腺苷水平的增高可以中止癫癎发作 。
04、癫癎发作生物节律对癫癎诊治的指导意义
癫癎发作的生物节律可能提示癫癎病灶部位 , 对于癫癎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 致癫灶切除术术前定位时 , 根据癫癎发作生物节律特点 , 结合脑电图、影像结果及临床表现 , 有助于颞叶致癫灶的准确定位 。
掌握不同脑叶起源和不同癫癎类型的生物节律有助于抗癫癎药物的个体化 。 Guilhoto等提出在发作高峰前加强用药可以使发作高峰时血药浓度达最佳;而适当减少发作低谷期的用药可以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 根据癫癎发作的生物节律 , 还可为改良癫癎给药装置提供思路 , Ohdo提出设计定时药物释放装置以适应癫癎的生物节律 。
癫癎生物节律与内分泌机制相关的特点可为非抗癫癎药物控制癫癎发作提供新的选择 。 有研究报道 , 在患者褪黑素水平低的时段或有预兆癫癎发作前 , 预防性补给褪黑素 , 可以控制癫癎发作 。 同时 , 激动褪黑素受体也可作为癫癎治疗的选择 。 Boison提出增加腺苷可以作为预防癫癎发作的选择 , 特别是传统抗癫癎药物耐药患儿用药的新选择 。
mTOR通路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癫癎治疗靶点 。 Nguyen等通过实验证实 , 实验小鼠接受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注射后 , 视频脑电图监测发现癎性活动减少 , 脑电活动背景改善 。 初步临床实验表明 , 抑制mTOR分子信号通路 , 有助于减少复杂结节性硬化症引起的难治性癫癎发作 。
05、总结和展望
不同起源部位及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癎发作存在各自的生物节律 。 随着对癫癎发作生物节律研究的深入 , 将为揭示癫癎发作的发病机理及癫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健康一个孩子 , 幸福一个家庭!
推荐阅读
- 形变:研究人员发现使病毒失活的新策略
- 奥密克戎揭示了人类免疫力
-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蛇岛”,而且岛上的蛇还会越来越毒呢?
- 新冠病毒最终可能走向“静默”与人类共存
- “月球巡洋舰”来了!丰田要在2040年登陆火星
- 38亿光年外发现罕见「五重奏」,空间强烈扭曲,爱因斯坦又对了?
- 干细胞对风湿病也有效果吗?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
- 从多方面因素来证明干细胞移植疗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抗新冠的的IgY技术在深发布 它和抗幽门螺杆菌IgY有何不同?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种常见的病毒可以引发多发性硬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