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干细胞治疗60例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



观察:干细胞治疗60例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

文章图片

观察:干细胞治疗60例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

文章图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主要以T、B淋巴细胞高度活化 , 大量自身抗体产生为特点 。 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
其病理特征是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 自身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 , B细胞多克隆活化和多种自身抗体产生 ,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补体系统发生异常 。 造成多器官损害 , 容易并发狼疮肾炎、骨质疏松、缺血性坏死、肿瘤和感染等 。
目前随着糖皮质激素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 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 但仍有部分SLE患者效果不佳 , 该类患者被定义为难治性SLE , 即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诱导治疗后 , 在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上 , 病情仍持续不缓解甚至恶化者 。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向多种细胞分化的多能干细胞 , 它不仅具有支持造血和修复 作用 , 还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 , 近年有研究发现US—MScs可以有效治SLE , 且无排异反应 。
临床探究目的:探究MSCs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 。
方法:共纳入60例SLE患者 ,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1组、治疗2组 。
(1)对照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在入组第1d开始使用甲泼尼龙500~10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 缓慢静脉注射 , 连续3d , 在人组第1d同时予CTx0.4~0.69加0.9%的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1次 , 白细胞低于4.0×10^9/L者 , 使用甲泼尼龙使白细胞上升至>4.0×10^9/L后再使用CTX , 以后每月1次 。
(2)治疗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方案同对照组 。
治疗1组在CTX治疗后间隔1d后静脉注入UC—MSCs3×10^7个 。 治疗后2组在CTX治疗后间隔1d后静脉注入UC—Mscs注射液100mL(3×10^7个UC—Mscs); 在1周后再次静脉注人相同剂量UC—MSCs 。
观察指标:60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月、2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24 月进行一般实验室检查及免疫指标检查 , 同时进行SLEDAI评分 , 治疗后SLEDAI评分<10分为活动控制 , SLEDAI评分下降后再次≥10分为复发 。
【观察:干细胞治疗60例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组治疗后PLT , C3 , C4 , ALB升高 , U—Pro , ANA , Hs—CRP , ESR , SLEDAI降低 , 但对照组在治疗3月后随着激素和CTX用量的减少 , 上述已降低的各项指标开始上升 , 而治疗组在治疗后6月仍明显低于治疗前 , 也低于对照组 ,SLEDAI在治疗9—24月治疗2组低于治疗1组;在研究终点对照组复发率55% , 治疗1组30% ,治疗2组15%;SLE患者移植UC—MSCs后病情可明显改善 。
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UC—MSCs使SLE患者体内的CD4+、CD25+、Foxp3+T细胞水平上调 , 细胞因子干扰素小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0水平减低 , 患者体内炎症得到控制 ,
MSCs还可通过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 , 对组织进行修复 , 使肝肾细胞损伤改善 , 造血功能恢复 , 患者U—Pro减少 , PLT , ALB增加 , SLEDAI随之下降 , 且在治疗后2年患者的复发率仍较低 , 这是由于UC—MsCs移植后 , 其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时仍保留其免疫调节作用 , 这意味MSC移植可发挥长期的免疫调节作用 。
并发症:对照组在使用CTX后 , 2例感恶心、上腹不适 , 未处理 , 观察后自行缓解;治疗组l、2组在移植前使用CTx后有3例出现恶心 , 上腹不适 , 未处理 , 观察后自行缓解;UC—MSC输注时均未出现不适 , 随访中未发现移植相关并发症 。
复发:治疗6月后随着糖皮质激素、CTX 的减量 , 有病例复发 , 到治疗24月后对照组累计复发10例 , 复发率55%(11 , 20) , 治疗1组复发6例 , 复发率30%(6 , 20) , 治疗2组3例15% (3/20) 。
综上所述 , 在经典的糖皮质激素加CTX治疗基础上加用UC—MSCs移植治疗难治性SLE , 患者病情明显改善 , 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