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小常识 做到这些轻松度夏

众所皆知,夏季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现在大部分地方都达到了30度以上的高温,于是很多人都会呆在家里不出门了,其实这也是不好的哦 。夏季我们也得注重养生,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夏季养生小常识,让你能够轻轻松松过完这一夏 。
目录
1、11个夏季养生常识 2、夏季养生食谱
3、夏季打盹如何解决 4、夏日如何谨防热毒伤身
5、夏季常出现的不适症状 6、女性夏季养生小常识
7、老人夏季养生小常识 8、夏季养生需要要注意这“八戒”
11个夏季养生常识
1、该睡不睡肝火旺
中医认为,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时间调到以及长期熬夜的人,几乎情绪都不是很好的 。
因为在11点至凌晨1点的时候,是脏腑气血流动的时间 。要是在这段时间内,血回流到肝脏即将储存精气的时候,如果人不睡觉,等于强迫自己的肝继续分解工作,精气无法被贮藏,肝盛阴虚,阴阳失和 。解毒、储存和分解胆汁是肝脏主要工作,长期虐待肝不给休息,肝火上升,易疲倦、气虚体弱 。
中医药古籍《内经》提到人体三宝,“精、气、神”,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 。反之,气弱则神伤,精神容易不济,情绪也大受影响 。养精蓄锐,就是这个道理 。别总熬夜,适当午睡利健康 。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解除“苦夏”十分重要 。
2、运动量别太大
运动的时候,尽量选择温和的,太多激烈的运动会使你大汗淋漓,运动消耗大,汗水流的太多就相当于流失了很多的体力,这也心情也会变得不好了 。不妨选择打太极、气功或元极舞这些精心的运动 。
选择和缓的运动,保持呼吸平缓从容不迫,身体内极细微的血管或经络,才有机会得到足够养分 。听音乐散步 。要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不要过于激动,更不要发怒急躁 。烦躁、心境不佳时可通过散步、听轻快的音乐等方式来舒缓负性情绪 。
3、不吃太“浊”食物
夏天要吃清爽食物,太浊的食物易加速心火旺,增加身体重量,精神昏沉 。中医古籍记载,“常吃水里游的伤精,吃地上走的伤气,吃天上飞的会伤神” 。料理方式也尽量清淡,避免油炸、煎烤,甜食热量高应少吃 。
4、少吃冰凉食物
夏季我们以为冰凉食物就可以降温,却忽略了体内温度更高(有时高达37度),突然喝下冰水往体内浇,五脏六腑可受不了 。要消暑又镇定神经,不妨喝菊花茶、金银花茶、绿豆汤或含水量多的水果 。不过,胃寒者少喝,可以多喝开水 。体质属热而虚的人,不妨食用银耳、莲子或百合等凉补,祛热补气 。
5、先“气和”再“心平”
中医养生非常注重气和,气理顺了,就能够转化为足够的活动能量,也能够舒展身心,心自然而然也会平静下来了 。
6、养身也修性
养生专家都强调“身心要双修”,当身体不好易影响心理,心理一急躁,身体就慢慢衰弱 。培养好的生活习惯,逐步调节自己的脾气、习气和个性,情绪比较能稳定 。从情绪养生的观点来看,真正的修行,不是不要七情六欲,而是要能完美驾驭大起大落的情绪 。
7、多喝凉白开,膳食多样化
由于夏天的气温很高,人体的消化液分泌逐渐减少,胃酸降低,食欲神经受到了一定的抑制,饮食营养的调理没有规律和水分的补充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同时还必须要注意膳食的多样化 。一些新鲜的凉拌菜,加些蒜泥、姜末、醋等调味品,既可增进食欲,又能预防肠道传染病,吃时切忌一次过量和过凉 。
8、思想宜清静
盛夏酷暑炎热,人们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 。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心静自然凉 。
9、饮食宜清淡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 。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多乏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 。
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 。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 。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阴而损身 。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疾病 。
10、住房宜清凉
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 。中午,室外气温大大高于室内,必须把门窗紧闭,拉好窗帘,或再加上_层纸纱,拒热于室外 。这样,阴凉的室内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午睡、休息就会舒服 。
11、游乐宜清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