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梁启超:两房妻子皆贤惠 子女个个是才俊( 四 )


三女梁思懿(1914年—1988年):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梁思懿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 , 准备三年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 。后来 , 为了参加革命 , 她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 , 并自1935年下半年开始投身于学生运动 。她思想活跃 , 积极进步 , 曾任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大队长 , 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 , 是燕大学生领袖 , 为“燕京三杰”之一 。她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37年参加了平津流亡学生集训班 , 南下进行抗日请愿 , 后来被派往上海 , 在基督教女青年会劳工部从事女工工作 。1941年 , 她同丈夫一起到了美国 , 在美国学习美国历史 。1949年 , 在得知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消息后 , 她立即离美回国 , 先后任齐鲁大学女部主任、山东省妇女联合会主席 , 后调至北京任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 , 长期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工作 , 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 。她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 1988年病逝于北京 。
四女梁思宁(1916年—):
光荣的革命军人
梁思宁生于上海 , 早年曾就读于南开大学 。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 , 她被迫失学 。1940年 , 在三姐梁思懿的影响下 , 梁思宁投奔了新四军 , 在新四军 123支队司令部工作 , 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建国初期 , 陈毅元帅曾对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当年我手下有两个特殊的兵 , 一个是梁启超的女儿 , 一个是章太炎的儿子 。”陈毅元帅所说的梁启超的女儿即梁思宁 。1948年 , 由于“左”的思潮影响 , 梁思宁被开除党籍 , 自此蒙冤35载 , 一直到1983年才恢复党籍 。离休后 , 梁思宁一直住在济南某部队干休所内 。
五子梁思礼(1924年—):
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出生于北京 , 1941年随三姐思懿赴美留学 , 在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修无线电 , 后又学了自动控制 。在普渡大学期间 , 他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三年的课程 , 并于1945年取得了该校的学士学位 。随后 , 他又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cincjnnati)硕士(1947年)和博士学位(1949年) 。1949年10月 1日回国后 , 他被安排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 , 并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12年科学远景规划”起草工作 , 负责起草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长远规则 。1956年 , 他调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 。此后 , 他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 。他是我国自行设计并于1964年实验成功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 , 并在以后改进的型号中领导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他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领土上进行的震惊世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他还是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负责人;在他的主持下 , 我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 , 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他还参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 。
梁思礼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 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 1996年10月获“何梁何利奖” , 1997年 9月荣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此外 , 他还曾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 担任过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