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元宇宙火爆全球 未来暗藏十大风险( 二 )


不过 , 对于这个新概念和趋势 , 更多人仍处于一种未知和不解的状态 。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就坦言并不看好元宇宙在近期能落地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 “反正我是没看懂 , 至少现在还看不懂 。 ”马斯克表示 , 我不觉得有人会成天把屏幕绑在脑袋上 。
“元宇宙现在被关注和讨论得这么热 , 部分原因正是谁也不能完全说明白 , 还有部分原因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一系列生意 。 ”一位科技领域观察者对采访人员表示 , 当年互联网还未火爆前 , 也曾催生了一系列概念 。
巨头纷纷抢滩背后
概念未被厘清 , 并不妨碍巨头们抢滩布局 , 反而给了各行业巨头各自引申、发挥的空间 。
作为一个有着广阔想象空间和火热的市场概念 , 元宇宙甚至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科技的门票 , 每个企业品牌都想搭上这辆快车提前布局 。 继Facebook改名后 , 微软官宣了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 , 苹果首款AR/VR头显最早将于2022年发布 。
国内巨头也不甘落后 , 2021年4月 , 字节跳动投资了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 , 后又花了90多亿元收购VR创业公司Pico 。 2021年9月 , 阿里注册“阿里元宇宙”等商标 , 10月 , 又紧接着成立XR实验室 。 马化腾在2020年底就提出与元宇宙类似的“全真互联网”概念 。 百度则在2016年便开始布局VR产业 。
更多行业领域企业本身不涉及科技领域 , 但也纷纷抢注元宇宙商标 , 或推出相关产品 。 据统计 , 截至2021年11月17日 , 我国已申请元宇宙商标达4368件 , 涉及公司达689家 。 其中 , 99.9%的元宇宙商标 , 都是在2021年注册申请的 。
因此有业内人士坦言 , 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元宇宙产品 , 大多数功能没有实质进步 , 而是“新瓶装旧酒” 。 上述科技领域观察者表示 , 目前一些互联网科技企业希望借此提前布局热门赛道 , 更多企业还是趁这个热点来盈利 。
不过元宇宙概念2021年突然大火 , 从概念走向流行也有着现实的基础 。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认为 , 元宇宙热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 。 “当前移动互联网红利已到顶并消退 , 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 , 蕴含着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 , 传统数字科技企业和新兴初创企业都想抓住未来赛道机遇 。 ”左鹏飞说 。
元宇宙2021年火爆也有着现实技术基础 。 5G、芯片、AI、云计算、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快速发展 , VR等硬件设施也逐渐完备 , 为元宇宙打下了基础 。 反之元宇宙也可为游戏、社交、零售及电商、工业互联网等带来发展机遇 。
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 , 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它的商业价值 , 存在爆发的潜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