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2021家电企业跌宕前行:逆周期调结构( 三 )


相对于较为饱和的大家电市场 , 在刘步尘看来 , 小家电就像“流动的水”总有创新产品问世 , 目前是家电细分市场不多见的蓝海 。
不过 , 要注意的是 , 在小型家用电器领域 , 出现了淘汰率高、更新换代快、价格战严重等现象 , 小家电领域正面临着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型 。
张剑锋对此认为 , 当下小家电领域在家电市场中所呈现的重要角色 , 离不开此次疫情这一外在因素的刺激 。 小家电行业门槛相对较低 , 技术含量普遍较少 , 往往有利于快速更新迭代 , 容易形成短暂的口碑效益 。 由此 , 建议中小企业少些模仿 , 多些创新 , 在某一细分领域做好拳头产品 。 但对于头部企业而言 , 做好产品还远远不够 , 还需要做好场景化、智慧化和用户体验等 。
拓展产业边界
除了在主营业务上的升级 , 重估边界成为诸多家电企业在思考的问题 。 在资本市场 , 家电板块的股票始终徘徊于低迷的行情中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几家头部企业中 , 美的集团近年来发起多轮股票回购 , 已耗资超百亿元 。 2021年2月 , 美的集团再度发布公告称 , 公司拟回购不超过1亿股且不低于5000万股公司股份 , 预计回购金额不超过140亿元 。
而格力电器跨年度的三期回购完成 , 共耗资240亿元 。 就连海尔智家也在2021年3月发布公告称 , 拟投入不超过40亿元且不低于20亿元回购股份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提到 , “回购有两种 , 一种是减资 , 通过回购注销 , 减少流通股 , 增加单股的价值 , 第二种是股权激励 , 通过回购给员工 , 绑定员工利益 , 增强员工积极性 。 前者有利于投资人 , 尤其是中小投资人 , 后者有利于公司员工 。 ”
在刘步尘看来 , “现阶段美的集团回购与股价低迷有关 , 此时回购成本低 , 同时也可以有效对外释放投资信心 。 只不过 , 从股价表现及市值来看 , 回购对股价的刺激效果并不明显 。 ”
对于家电巨头回购股份背后的原因 , 刘步尘认为股价持续低迷是因为资本市场对于家电概念股信心不足 。 “现在 , 投资者已形成家电进入存量时代 , 未来没有太大空间的认知 。 加之房地产业持续下行 , 导致家电概念股大面积处于低迷状态 。 现在 , 主流家电企业都在积极拓展产业边界 , 向非家电领域延伸 , 正是出于对家电标签的忧虑 。 ”
时下 , 不少家电企业借力资本拓展产业边界 。
以资本市场上的“常客”美的集团为例 , 2021年上半年 , 美的集团以23亿元受让万东医疗29.09%的股份 , 成为新控股股东 。 7月 , 万东医疗公告称 , 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20.83亿元 , 控股股东美的集团将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本次定增发行的股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