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合资股比限制今起正式放开盘点六大车企的自主品牌"含金量"
作者:唐柳杨 ? 武子晔
那些失去合资利润奶牛 , 自主事业孱弱的汽车集团 , 未来该何去何从?
近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 , 按照规定 , 自2022年1月1日起 , 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 。 这意味着持续了20多年的外方股比不超过50%的合资红线消失 , 汽车外资投资将全面开放 。
“几乎所有的外资公司都‘蠢蠢欲动’ , 包括我们公司 。 ”一家合资豪华车企高管向采访人员表示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包括大众、宝马、起亚、福特、奥迪、Stellantis在内的跨国公司已经展开或完成了股比调整的谈判 。
过去将近20年里 , 在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之下 , 外资车企通过与国内大型汽车集团组建50:50合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 合资企业的利润反哺 , 使得国内汽车公司摆脱亏损 , 有资金进行自主乘用车的投入 , 以及承担自主乘用车业务持续的亏损 。
但大型汽车集团的自主乘用车事业却并没有全面开花 , 一些汽车集团享受着合资公司巨额的利润 , 最大限度地获取市场利益 , 却没有把精力放在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上 。 自主乘用车事业却是“扶不起的阿斗” , 战略不断摇摆、销量低迷、长期亏损 。
随着智能电动车对燃油车市场份额快速的蚕食 , 那些失去合资利润奶牛 , 自主事业又较为孱弱的汽车集团 , 该如何应对股比放开的后合资时代?
在此历史时间节点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梳理了6大汽车集团的自主与合资销量、营收与利润的构成 。 需要说明的是 , 由于各家公司披露的数据统计口径和时间节点存在区别 , 以及部分公司未整体上市 , 无法详细统计营收与利润数据 , 本文将重点统计和分析自主与合资业务的结构占比 , 而非具体的销量或利润数字 。
一汽集团:自主销量占比24.18%
根据中汽协数据 , 今年前11月 , 一汽集团中国品牌汽车销量为75.7万辆 , 其中自主乘用车为33.2万辆 , 同期一汽集团整体销量为313.1万辆 , 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占比为24.18% 。
自徐留平北上出任一汽集团董事长以来 , 一汽集团自主乘用车业务进步迅速 , 2021年 , 红旗销量突破30万辆 , 同比增长超过50% , 近四年的红旗汽车销量增长高达63倍 。
合资公司方面 , 大众汽车动作频繁 , 备受关注 。 2014年时 , 大众汽车就试图提高其在一汽-大众中的股权比例 。 2020年12月 , 大众汽车另辟蹊径 , 增持了江淮大众股份至75% , 合资企业也正式更名为“大众安徽” , 这家公司也是大众汽车在华三家整车合资公司中持股比例最高的一家 。
推荐阅读
- 物流|市占率全球第一,引领行业变革,深圳这个独角兽企业分享经验
- 顺利交付|2022开年第一辆!齐河融媒体直播车顺利交付!
- 产业|“抢早”打下第一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强势开局
- IT|年轻人的第一台布加迪:纯电动折叠踏板车发布
- 第一财经|一加并入OPPO半年后 完成中国区组织架构调整
- AI财经社|“元宇宙第一股”来了:赚钱能力存疑,行业风险未知
- 第一财经|0港元购“元宇宙平台” 中青宝又遭质疑炒作
- 教育|学科停船后的第一个寒假,“脑机接口”能否成为科技素质教育的后起之秀?
- 第一财经|安卓厂商集体“催熟”折叠屏市场 终端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
- AI财经社|联名盲盒炒到800元,肯德基急于抓住0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