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 今天我们走进2021年;一起告别2020年 。
回望2020 , 总有一种声音让人热泪盈眶 , 总有一种力量直抵人心 。 这一年 , 极不平凡 , 历经多少坎坷 , 懂得珍惜与感恩……
展望2021 , 总有一个期望让人热血沸腾 , 总有一个幸福等待收获 。 这一年 , 非比寻常 , 跨入小康生活 , 你我始终在一起......
回顾过去 , 展望未来 。 三秦都市报全媒体透过身边一个个奋斗者的生活状态和日常故事 , 洞悉时代印记 , 见证时代发展 。
无论是过去 , 还是将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研制更先进更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2020年 ,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取得长五B首飞 , 长五发射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等五战五捷 。 尤其是年底前嫦娥五号圆满成功 , 我国实现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 我和所有国人一样欢欣鼓舞 , 为之振奋 。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长征五号火箭副总设计师陈建华说 , 他2020年参与了长征五号系列的三次任务 , 从谨小慎微到运筹帷幄 , 到最后取得成功 , 这是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 “现在我们走得越来越自信” 。
【西安|奋斗是永恒的底色】“2021年中国航天又要迈上新的征程 , 我国载人空间站进入实质建设的关键时刻 , 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又将接连安排多次发射任务 。 ”陈建华说:“我们要更加精细 , 步步为赢 , 将胜利在望转化为胜利在握 , 确保次次成功 , 向国家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
“另一方面 , 我们也正在研制更加先进、更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 , 这几年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 相信不远的将来 , 就会有新的动力产品、新的火箭和大家见面 。 ”陈建华表示 , 工作虽然辛苦 , 但任务使命光荣 , 责任十分重大 , “希望我和我的同事们精神抖擞 , 身体健康 , 严格严谨 , 精益求精 , 圆满完成每一项任务 。 ”
地铁通车时我由衷地充满幸福感
2020年12月28日 , 西安三条地铁线齐开 , 为全国劳动模范、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梁西军的2020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这其中 , 他直接参与了西安地铁5号线的建设 , 6号线、9号线、5号线二期项目 , 也参与了部分设计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评审及疑难施工问题的研讨 。
“我从陕西秦岭大山走出 , 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 , 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 有了一个好平台 , 没有理由不努力!我坚信父亲教导我说的那句话:‘只要你付出了汗水 , 地是永远不亏人的’ 。 ”
梁西军负责的地铁5号线11标施工面临两大难点:一是西安地区特有的地裂缝 , 施工难度大 , 风险高;二是西安地铁特有的饱和软黄土 , 尤其是该段位于李家村及金花南路沉降槽之间 , 是西安市7个较大沉降槽之一 , 地势西高东低 , 常年处于地下水浸泡状态 , 土体处于严重饱和状态 , 施工难度很大 。
在建设过程中 , 通过多次邀请专家论证评审 , 优化施组方案 , 对重大危险源和风险点采取措施 , 消除了施工安全风险 , 确保了施工安全、质量与进度 。 “看到父老乡亲享受到便利快捷的交通 , 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 这是我作为地铁建设者最幸福的时刻 。 ”
时间就是生命 呼叫就是命令
2020年1月21日 , 西安出现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 , 自此 , 西安急救中心特勤大队开始了全市疑似发热、确诊病例的转运工作 。 33岁的冯君作为西安急救中心特勤大队的一名医生 , 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 。
进入抗疫一线后 , 她全面参与医疗疫情转运工作 , 24小时在岗在位 , 高峰时每天要转运患者6趟 , 没有休息的时间 。 在转运队坚守的130多个日夜里 , 她时刻思念着两个年幼的孩子 , 待命的时候 , 一想起孩子期盼母亲的眼神 , 泪水总是无法控制 。
2020年2月3日凌晨 , 冯君接到命令 , 有一位94岁疑似新冠肺炎患者 , 呼吸困难 , 需要呼吸机及全套设备转院 。 检查完所有设备 , 转运小组以最快的速度穿戴三级防护装备 。 到达医院后 , 患者陪人只有一位老太太 , 冯君和转运小组的医护人员合力小心地将患者抬上担架 。 在负压舱内 , 冯君时刻观察着病人的病情变化 , 最终平安将患者转至目的医院 。
日前 , 冯君前往西安市第四医院急救站担任代理站长职务 , 成为一名一线急救出诊医生 。 展望2021年 , 冯君说 , 无论刮风下雨 , “120”急救人始终秉承着时间就是生命 , 呼叫就是命令的宗旨 , 用无私奉献精神守护着患者的健康 。
开好每一趟车 服务好每一位乘客
2020年初 ,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 无数医护工作者直面危险、奋战在抗疫一线 , 为满足医护人员的出行需求 , 以实际行动服务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 , 根据西安公交集团第三分公司责任区内医院分布 , 三公司特制定“医护专线” , 方便医护人员出行 。
今年32岁的齐磊是二环2号线的驾驶员 ,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 听到公司要开通“医护专线” , 他第一时间给车队递交了请战书 , 希望能尽一些自己的微薄之力 。 最终 , “医护专线”的驾驶员由齐磊担任 。 他虽然年轻 , 但业务能力出众 , 驾驶技术熟练 。 见到医护人员乘车 , 他曾打趣道:“如果这是一场战争 , 我陪你们应战 , 方向盘就是我坚守的阵地 。 ”
2020年2月11日7时许 , 前往西安市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浐河地铁站附近准时坐上了“医护专线” , 40分钟后 , 大家顺利到达医院 , 开始了一天高效、紧张的工作 。 18时30分 , 齐磊再挨个将他们送回家 。 车辆行驶中 , 齐磊始终坚持平稳行车、轻踩刹车 , 只为给那些难掩疲惫的“白衣天使”一个舒适平稳的短暂旅途 。
展望2021年 , 齐磊表示 , 开好每一趟车 , 服务好每一位乘客 , 对他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事 。
多维立体看变化 井然有序迎盛会
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 , 回望过去的一年 。 如果选两个关键词 , 在市容秩序方面 , 这两个词分别是“变化”和“秩序” 。
郝卫国说 , 站在年尾盘点 ,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交上答卷 。 “全市599条背街小巷方案设计已全部完成 , 开工率达100% , 已完成改造513条 , 完成总量的86% 。 ”三分建设七分管 , 展望新一年 , 西安市城管局将切实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 本着只留经典不留遗憾的原则 , 延伸管理触角到百姓家门口 , 巩固来之不易的提升改造成果 。 不仅仅是背街小巷换新颜 , 随意出店经营摆摊设点的难题也有了破题之法 。
2020年5月 , 西安市城管局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要求 , 采取柔性执法 , 合理设置临时摊群点 , 加强精细化管理 , 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推行临时摊群点牌照登记 ,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的做法 ,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商贩的普遍赞扬 。
展望2021年 , 郝卫国说:“多维立体看变化 , 井然有序迎盛会 , 新一年 , 我们市容秩序将围绕整洁、美观、规范、有序的目标 , 在有机更新、规范标准和动态监管方面找短板、求突破 。 ”
本报采访人员 赵明 石喻涵 张毅伟 陶颖 李佳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Samsung|新渲染揭示Galaxy S22 Ultra几乎就是Galaxy Note复刻版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