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首款鸿蒙汽车96小时预定6500多台 能否搅动车市?( 三 )


其实,造车与做供应商两个角色的冲突性在华为已经初现端倪 。12月25日,原计划在深圳举行的极狐华为HI版大型交付之夜并未如期举行 。
有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华为这次把极狐给晒一边了,换成了小康赛力斯,其实这也是华为在与合作商的合作之间,做了一个重要的取舍,华为觉得赛力斯更听话,极狐那边更难配合 。”
虽然华为最终“选择”了赛力斯,但赛力斯也并不完全买账 。一位接近赛力斯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表示,“余承东把赛力斯撇的很干净,误导大家认为AITO是华为制造,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
对于华为的矛盾做法,业界的一种解释是“生米先做成熟饭”,先造车后加LOGO 。在清研华科新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张抗抗看来,与苹果、小米造车追求一鸣惊人的策略不同,华为属于先干起来快速迭代—一就像在手机领域的逆袭史一样,相信华为一定会造车 。
IT|首款鸿蒙汽车96小时预定6500多台 能否搅动车市?
文章图片


华为的独角戏
尽管华为多次强调“不造车,聚焦ICT,做智能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但在近日自家的冬季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却通过发布AITO品牌首款车型问界M5,从汽车行业的幕后第一次走到台前 。
在此之前,汽车行业没有出现过供应商代替品牌方发布整车产品的先例 。而从商标的归属来看,AITO品牌无疑属于赛力斯背后的小康集团 。
活动规格也昭示着华为已经完全把AITO品牌当做自己的“亲儿子” 。问界M5作为“压台”新品,占据了整场发布会多达一半的时间,并致使原计划90分钟的发布会延长到150余分钟 。
超过1个小时的问界M5发布活动,成了华为的独角戏,不止台上没有出现赛力斯相关人士的身影,连余承东的发言也鲜有提及赛力斯,而是主要强调华为在新车制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作为对照,在12月初赛力斯发布AITO品牌时,余承东进行了视频致辞,赛力斯相关人士的发言也频繁提及华为 。
余承东在本次发布活动上的“强势”态度被外界解读为,华为才是AITO品牌真正的主导者、掌舵者 。“这次我们用了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工业设计团队、软件团队、用户体验团队来一起打造(问界M5)这个产品 。”余承东强调,AITO问界M5集成了华为多方面的优势 。
除了车辆本身的硬件和软件,AITO在更高维度的品牌层面,也有深刻的华为烙印 。余承东表示,“这款车在设计的时候,我给团队提的要求是,我们要坚持华为消费者BU(业务团队)用10年来坚持的品牌精神,我们叫‘三化’,高端化、时尚化、年轻化的品牌精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