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首款鸿蒙汽车96小时预定6500多台 能否搅动车市?( 五 )


IT|首款鸿蒙汽车96小时预定6500多台 能否搅动车市?
文章图片


华为进退之间
一边喊着“不造车”的口号,另一边却在合作的大旗下加码“造车”,华为并非不知此举将引发作伙伴的担忧,但它执意而为 。看似矛盾的心态之下,华为或已早有自己的打算 。
2021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华为成为绝对意义上的行业“顶流” 。当时华为高调宣布与赛力斯深入合作,而诸如极狐、广汽、长安等整车厂,都在大力蹭华为的流量 。能与华为概念沾上边,对整车厂来说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 。
但是半年时间过去了,业界期待的华为“赋能”效果并未显现 。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没有出现销量火爆的场面 。极狐也没有因为华为HI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而在市场端获得太多热度 。
正是由于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市场预期不佳,促使华为与赛力斯双方计划再造AITO这一高端品牌 。事实上,“另起炉灶”再造一个新品牌,早已是很多自主品牌在走向高端化过程中做过的事情,尤其在当前自主品牌中高端品牌如雨后春笋出现的背景下 。
据了解,在华为内部对于造车与否长期存在纷争 。2020年11月,华为内部曾因是否要“造车”形成了两大阵营,其中“造车派”以余承东为首 。面对内部的争论,任正非亲自拍板,高调划下了华为不造车的红线,并提到“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 。
但业界普遍的观点是,“不造车”只是华为内部纸面上的共识,造车与不造车两派在私下的争斗仍然激烈 。
回顾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的历程,实则只有短短两年时间 。而华为之所以进军汽车,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其手机业务遭受了重挫,其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 。关于弥补手机业务损失这一点,余承东曾多次有过相关的表态 。
数据显示,2021年华为手机业务再次萎缩,三季度华为手机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为580万台,市场占有率仅剩2%,环比下降40.8%,同比下降84.95% 。受手机业务影响,2021年前三季度,华为营收为451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超2000亿元,同比下降32.14% 。
【IT|首款鸿蒙汽车96小时预定6500多台 能否搅动车市?】在汽车行业分析师颜景辉看来,问界M5应该是余承东顶着“不造车”红线的压力打造出来的一款车 。对于“不造车”的原则,华为短期之内可能不会松口,但余承东也不会放弃继续实质性推进“造车” 。“这(引发整车合作商的不满)正是造车派希望发生的情况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告诉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华为内部的造车派希望外界产生对华为大包大揽的预期,在事实上堵住华为作为tier1与整车大厂合作的可能性,最终给华为只留下造车这一条路,实现暗度陈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