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2022年反垄断第一把火,烧到阿里、腾讯、京东、B站( 二 )
去年3月12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发布对腾讯收购猿辅导、百度收购小鱼集团等10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的处罚决定书 。 4月30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公布对9起互联网领域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案的行政处罚 , 认定腾讯、美团、滴滴、苏宁、蚂蚁金服等公司的相关并购案构成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 。
7月7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对22起互联网领域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案的行政处罚 , 其中8起涉及滴滴、6起涉及阿里、5起涉及腾讯、2起涉及苏宁、1起涉及美团 , 单一案件顶格处罚50万元 。
7月24日 , 腾讯音乐合并被追溯处罚 。
11月20日 , 国家反垄断局成立后的第三天 , 公布了43起互联网领域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案的行政处罚 , 其中13起涉及阿里、13起涉及腾讯 , 百度、京东、美团、58集团各3起 , 苏宁易购、滴滴各2起 , 字节跳动、新浪、百世各1起(部分有交叉) 。
向前追溯与事前审查并重
从一年来的反垄断执法动态可以看出 , 对平台企业的投资合并向前追溯与事前审查并行 。
此次公布的13起处罚案例 , 违法交易时间最早是2015年 , 最新的是2020年11月底腾讯与红杉煜辰收购在线酒水零售平台“酒小二” 。 而在此前的处罚案例中 , 曾追溯处罚十年前的违法交易 。
市场监管总局曾表态称 , 依法处理未依法申报案件 , 既能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 , 维护反垄断法权威 , 不断优化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竞争环境;又能有效督促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和能力 , 推动企业和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可见 , 企业此前的应申报未申报案件 , 仍会被纳入监管范围 。
此外 , 值得关注的是 , 事前审查逐渐成为反垄断创新监管的新方式 。
2021年7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叫停虎牙、斗鱼合并 , 系国内互联网领域首例禁止集中案件 , 对规范互联网行业投资并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具有重要意义;11月18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挂牌国家反垄断局 , 设置反垄断执法一司、反垄断执法二司和竞争政策协调司三个司局 , 其中反垄断执法二司负责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 , 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等 。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反垄断局局长甘霖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 , 持续规范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竞争行为 , 严格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 。 持续加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 防止“掐尖式并购”和资本无序扩张 。 健全市场竞争状况监测评估和预警制度 , 加强垄断和竞争失序风险研判和识别预警 。
监管信号非常清晰 , 平台企业应更谨慎对待投资并购行为 , 研判风险 , 及时申报 。
推荐阅读
- 21世纪经济报道|地方政府跑步入局元宇宙 谁能建立先发优势?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快科技2018|2022年首款力作!苹果迄今性能最强新品曝光 超有质感
- 21世纪经济报道|荣耀推出首个高端折叠屏手机,京东方、沃特股份亮明合作关系
- Apple|苹果新款27英寸一体机或命名iMac Pro 有望2022年1季度末官宣
- China|中移动的宿命,也是微信的宿命?
- 中关村在线|iPod touch“领衔” 2022年苹果将淘汰这些产品
- 电子商务|2022年开局不利 基金经理1月亏没丈母娘1年退休金
- 中关村在线|年终奖马上到手 2022年买什么相机之索尼篇
- 中关村在线|年终奖马上到手 2022年买什么相机之佳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