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加速价值释放,助力智能制造跨越“深水区”

华为中国政企智能制造业务部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 , 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 当前 , 制造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数字化发展新阶段 。
从2010年至今 , 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 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不仅如此 , 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 。 如今 , 我国制造业正在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 行业的创新发展不仅要为增强综合国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 也要为世界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不断开拓进取 。
在过去几年里 ,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推进 , 智能制造发展已经步入“深水区” , 不断探索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新边界 , 数字化转型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关注重点 。 与之前数字技术在企业中的落地应用不同 , 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强调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动企业运营模式、业务模式、组织架构等变革 , 实现运营、管理数字化 , 并提供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 。
政策与市场“双驱动”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启新篇章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 也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启发展新征程的一年 。 “十四五”规划强调 ,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 , 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如果说“十四五”规划为智能制造发展定下了基本基调 , 那么工信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则为智能制造确立了发展路径:立足制造本质 , 紧扣智能特征 , 以工艺、装备为核心 , 以数据为基础 , 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和产业集群等载体 , 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可靠的智能制造系统 。
日前 , 由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也从推动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上给出了具体指标:到2025年 , 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要达到105 , 相较于2020年提高约20 。 其中 , 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 ,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 , 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45%等多个量化指标 。
在一系列政策加速智能制造发展的同时 , 来自市场的驱动也在加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产业升级 。 比如 , 半导体电子行业、芯片设计企业的大量出现 , 使得建设高效协同的EDA仿真系统需求大幅增加;芯片产能扩张也需要新建更多的智能、绿色工厂 。 在车辆装备行业 , “新四化”趋势正在带动汽车产业研发协同和产业链整合 。
由此可见 , 在接下来的智能制造发展中 , 数据这一核心生产要素将扮演着重要作用 , 数字技术的应用将会深入到制造企业的设计研发、经营管理、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等各个环节 。 只有这样 , 智能制造才能真正实现《“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给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 , 建设2000个以上新技术应用智能场景、1000个以上智能车间、1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智能工厂 , 遴选培育100条智慧供应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