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三年三大跨国并购 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_原题是:专访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 三年三大跨国并购 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过去3年 , 海信集团海外并购迈出三大步 , 连续并购日本东芝电视、欧洲厨电巨头gorenje、全球汽车空调巨头日本三电控股 , 成为世界产业并购市场最活跃的中国企业之一 。
“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 。
海信集团在2016年开始提出这一战略口号之时 , 或许完全没有预计到此后的经营发展会有如此惊人之变 。
2007年 , 海信的海外收入不足84亿元 , 总营收占比18% , 自主品牌占比不足10%;到了2021年 , 集团海外收入预计突破700亿元 , 总营收占比42% , 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了解 , 海外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 既得益于海信长期的国际化战略布局 , 也与海信这几年连续成功的海外并购密切相关 。
鲜为国内市场关注的 , 海信集团已形成了从以家电为代表的B2C产业为主 , 向B2C、B2B并重的产业布局 。
针对海信集团海外并购、B2B转型等焦点问题 , 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 。
“三年三大并购”内情
贾少谦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过去的2021年 , 海信以智能电视、商用显示为代表的显示产品全球出货量超过2700万台 。 ”
这一数据在中国、日本(东芝+海信)、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继续保持市场第一 。
不仅如此 , 据贾少谦透露 , 2021年 , 海信冰箱出口也重回中国第一 。
海信集团收购的子品牌gorenje在捷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欧洲市场稳居第一 。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 , 贾少谦提及了一个市场鲜有关注之处:以激光电视和以海信智能交通、商业显示为代表的B2B业务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
据其透露 , 海信激光电视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0% , 海信智慧交通中标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智能交通项目 , 已经拿下出海首单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注意到 , 过去3年 , 海信集团海外并购迈出三大步 , 连续并购日本东芝电视、欧洲厨电巨头gorenje、全球汽车空调巨头日本三电控股 , 成为世界产业并购市场最活跃的中国企业之一 。
海信并购出手之冷静果断 , 收购后迅速扭亏为盈 , 也受到了业内的关注 。
据贾少谦介绍 , 海信收购东芝电视之后 , 仅用15个月就扭亏为盈 , 结束了其连亏8年的历史 。 2018年收购欧洲知名高端家电品牌gorenje后 , 用了18个月即扭亏为盈 , 2021年预计盈利1.3亿元 。
“2021年5月31日 , 海信完成了对日本三电的收购 , 财务、人资、生产制造和经营团队迅速进驻 ,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对三电控股生产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的全面整合 。 ”贾少谦指出 。
推荐阅读
- 21世纪经济报道|地方政府跑步入局元宇宙 谁能建立先发优势?
- 海信|海信于芝涛:大屏加速画质之争,2022全球显示进入拐点之年
- 21世纪经济报道|荣耀推出首个高端折叠屏手机,京东方、沃特股份亮明合作关系
- 21世纪经济报道|超半数仍在全国放贷 非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回归本地难在哪?
- 澎湃新闻|海信发布中国首颗自研8K AI芯片:支持3300+万像素重构
- 21世纪经济报道|元宇宙写入武汉政府工作报告,今年GDP预期增长7.5%
- 画质|海信突破核心技术: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
- 画质|海信于芝涛:全球电视产业将进入画质之争
- 细节|海信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
- 画质|海信于芝涛:全球电视市场迎来新一轮“内卷”,画质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