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三年三大跨国并购 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三 )
市场鲜有关注的是 , 经过多年的产业调整 , 目前 , 海信已形成了从以家电为代表的B2C产业为主 , 到B2C、B2B并重的产业布局 。
“海信国际化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在B2B产业出海 。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2021年11月有如此公开表态 。
贾少谦预测 , 这里面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 可以有效支撑海信海外收入的跨越式提升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海信B2B业务正在实现实打实的业绩突破 。 2021年1-11月 , 海信商显收入同比增长319.7% , 预计全年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
根据公开信息 , 海信商用显示屏已应用于法国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主场的LED计分大屏幕、香榭丽舍大街的球迷商店、英国的BP石油加油站、波兰的KFC餐厅、挪威的国家冰球场和奥斯陆艺术中心等等 。
值得一提的是 , 海信智能交通板块 , 已经多次参加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招投标项目 , 并中标了埃塞俄比亚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工程 。
作为海信首个落地海外的智能交通项目 , 该项目将在未来近两年的时间内助力亚的斯亚贝巴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 。
这说明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与国际企业在海外智能交通市场同台竞争的能力 。
海信医疗自主研发的超声、医用显示两大类产品在国际市场展现身手、积累口碑 。 在过去9个月时间内 , 11台海信超声、51台医用显示样机 , 相继进入亚洲、欧洲、非洲等多国市场 。
“目前 , 海信已站在全球化拓展的一个新起点 , 如果要做大智能交通产业 , 出海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 ”贾少谦称 。
对于B2B业务未来规划和布局 , 贾少谦指出 , 集团通过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医疗设备、商用显示等B2B业务开展 , 抓住产业发展机会;通过全球研发、制造、销售的布局 , 抓住区域发展机会 , 这是海信看到的“新机遇” , 也是海信全球化拓展的一个新起点 。
“2022年 , 以智能交通出海为例 , 海信会在海外建展示厅、体验馆 , 帮助一线销售带着客户体验 , 也会在海外展览展会上加大B2B产品和技术营销宣传 , 真正形成市场竞争力、影响力 。 ”贾少谦表示 。
(作者:雷晨 编辑:朱益民)
推荐阅读
- 21世纪经济报道|地方政府跑步入局元宇宙 谁能建立先发优势?
- 海信|海信于芝涛:大屏加速画质之争,2022全球显示进入拐点之年
- 21世纪经济报道|荣耀推出首个高端折叠屏手机,京东方、沃特股份亮明合作关系
- 21世纪经济报道|超半数仍在全国放贷 非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回归本地难在哪?
- 澎湃新闻|海信发布中国首颗自研8K AI芯片:支持3300+万像素重构
- 21世纪经济报道|元宇宙写入武汉政府工作报告,今年GDP预期增长7.5%
- 画质|海信突破核心技术: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
- 画质|海信于芝涛:全球电视产业将进入画质之争
- 细节|海信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
- 画质|海信于芝涛:全球电视市场迎来新一轮“内卷”,画质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