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应用|王者QQ微信都在用的动画神器要开源了:把交付时间缩短90%
给1分钟的王者“击杀”合集做一系列炫酷动画,并集成到客户端的一键战报生成功能中,需要多长时间?就像这样,带“开黑局”专属的转场动画,英雄昵称KDA一应俱全:
文章图片
能在每段“高光”操作出现时,加上一段文字动效渲染气氛:
文章图片
还可以在出现“三杀”等极限操作的时候,配合英雄来一把炸场效果:
文章图片
对于特效设计师和客户端的开发人员们而言,从设计完成到研发还原效果上线的时间原本应该在一周以上:
毕竟设计师不光要在AE里搞定特效设计,还得跟研发人员反复确认代码的效果还原度 。
碰上特效太复杂、动画文件太大等情况,免不了又是一场办公室battle……
文章图片
这种掉头发伤感情的事,早已让程序员们坐不住了 。
这不,他们干脆搞出了一套自动化工具,用上它最快4小时就可以交付上线一个动画 。
而最近,这个由腾讯PCG发布器中台开发,名为PAG(Portable Animated Graphics)的工具传出“即将对外开源”的消息,更是直接在动画设计师和研发圈子里点燃了一把火 。
毕竟,官方邮箱里早已塞满来自外部的SDK申请和开源许愿贴 。
文章图片
所以,PAG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能让研发和设计师们如此跃跃欲试?
PAG是什么?
简单来说,PAG是一套完整的动画工作流 。
在PAG出现之前,理想的移动端动画制作流程是这样的:
设计师们先用AE(Adobe Effect)设计出一段动画效果,导出动画效果文件(gif或视频Demo)并交给研发;然后,研发们尝试用代码还原动画,渲染出我们在移动端看到的效果 。
文章图片
但实际上,设计和研发的(一整周)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文章图片
双方battle的问题包括且不限于:
从研发角度来看,并非设计给出的所有特效都能在手机上实现 。
推荐阅读
- 欺诈|贝宝、LG电子宣布与IBM量子合作,量子应用多领域
- 综合|应用于高校机电故障综合模拟平台组成部分
- 爆发|从1G到5G 技术成熟与应用爆发相辅相成
- Apple|大量Wordle“克隆”应用已从苹果App Store中消失
- 应用开发商|苹果拟在韩国提供其他支付选择
- 软件和应用|Locket跃居App Store榜首:将情侣/闺蜜/好友照片放到iOS主屏上
- 毫米波|从1G到5G 技术成熟与应用爆发相辅相成
- Samsung|刚刚关闭手机应用商店的Tizen 仍是三星的“底牌”
- Apple|苹果妥协 将在韩国允许应用开发者采用第三方支付
- 新浪数码|苹果妥协 将在韩国允许应用开发者采用第三方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