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Web 3全解读:元宇宙一边去,现在科技大佬们最关心的只有它( 五 )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于Pulsar
所以,元宇宙的本质就是一个不间断运行的、去中心化的虚拟社会系统,它的理念跟Web 3一脉相承,而Web 3就是元宇宙持续运行的基石 。
要想真正实现实现元宇宙,需要遵循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先有分布式数据库、加密技术、边缘计算等底层技术的成熟,才有Web 3时代的到来,再在此基础上结合VR/AR等硬件设备和与之相适应的政策监管环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才会最终形成理想状态下的元宇宙 。
文章图片
Web 3与元宇宙的关系,硅星人制图,版权属于硅星人
|关于Web 3的争议
当我们看从Web 1到Web 3的变迁时,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用户诉求升级的过程:在解决了信息传递的温饱问题之后,用户对于自己的互联网权力的要求也开始逐渐变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各阶段的Web概念催生了不同时期的公司,而是互联网在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这些不同形态,才让人们开始尝试用这种阶段划分来总结和阐述技术转变的趋势 。
所以,所谓的Web 2、Web 3并不是一个经过紧密论证的技术标准,关于Web 3的定义也一直在争论之中 。
如今关于Web 3,在科技界和投资界中就出现了旗帜鲜明的两个派别:一派是以A16Z为代表的All in Web 3投资大军,认为Web 3时代已经在拐角处;一派是以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马斯克为代表的“反Web 3投机”派别,他们认为Web 3 技术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摸索,当前鼓吹的Web 3都是圈钱和炒作 。最近,两派也因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拉黑取关全用上了 。(详情请看硅星人此前关于此事的报道)
文章图片
Jack Dorsey和马斯克在Twitter上关于Web 3的调侃
Jack Dorsy和马斯克质疑Web 3也是有据可依的,因为互联网在朝着Web 3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这些问题目前看来都是短时间内是难以解决的 。
第一,技术实现的成本高、难度大 。我们知道,Web 3概念的核心就是让用户拥有掌控自己数据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分布式应用技术要非常成熟 。而实际上,分布式应用所需要的点对点技术早再几十年前就存在了,之所以没有走上主流就是因为数据存储和处理问题无法解决 。一方面海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需要巨额的成本,这样的成本无法分摊到个人;另一方面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去中心化网络处理任务的效率十分低下,比如目前比特币区块链每秒只能处理3-7笔交易,而Visa的交易处理系统每秒就能处理数万笔交易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想用区块链网络付款买一杯可乐,这笔交易可能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你能接受吗?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视点·观察|收购黑鲨入局VR设备,曾说不做硬件的腾讯,搞得定硬件制造吗?
- 视点·观察|每天9.9元起就能租手机?租赁平台被指向未成年人放高利贷……
- 视点·观察|虎年只有355天 少的10天你知道去哪了吗?
- 视点·观察|肯德基盲盒二手价暴涨8倍 是否在搞“饥饿营销”?
- 视点·观察|涉嫌传销再陷逃税风波,“微商教母”张庭夫妇最少补税118亿?
- 视点·观察|新卡流量糊涂账 老卡资费难降档
- 视点·观察|快递为何“送不上门”?难点在哪?
- 视点·观察|因解决BUG不力 LastPass或面临2000万欧元的GDPR罚款
- 视点·观察|媒体评王冰冰遭人肉:曝光他人隐私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