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博物馆公共卫生及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平台”获奖

1月5日 , 采访人员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获悉 , 由该院和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的“博物馆公共卫生及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平台”荣获第六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优秀奖 。
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诞生于2015年 , 是中国文物报社发起的文博技术产品研发及服务领域的专业交流和品牌推广活动 , 每年举办一届 , 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 。 2020年5月 , 第六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启动 , 活动办公室向相关文博行业协会、文博机构及科研院所、研发生产企业等发布了通知 , 参评的项目分为展示类、预防性保护类、多媒体和数字管理系统类、公共卫生防疫类、古建和不可移动文物类等六大类 , 涵盖考古、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等领域 , 得到了80多家文博机构、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积极参与 , 近60个技术产品及服务项目获得参评资格 。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的“博物馆公共卫生及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参与了此次评选活动 , 经过初评和终评 , 最终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优秀奖 。
据了解 , “博物馆公共卫生及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平台”按照“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追溯”的全流程管控目标 , 系统平台采用“一个中心、多个站点”的架构实现 。 一个中心是指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建立云端预警系统 , 负责汇聚观众信息和轨迹分析;多个站点是指在陕西省文物局直属的4家陕西大型博物馆建立站点测温系统 , 负责快速体温监测、口罩佩戴监测和疑似患者预警布控等功能 。 该智能监测平台由站点测温系统和云端预警系统构成 , 站点系统从博物馆实际应用出发 , 可实现大场景聚集人群红外测温和观众个体面部识别 , 能实时同步监测出十多位观众的体温并与其面部特征进行绑定 , 具有需求契合度高、用户体验感好的特点;站点测温系统与云端预警系统互联互通 , 可还原潜伏期传染病人的行踪轨迹 , 并为追溯其密切接触者提供数据依据 , 具有信息共享、便于统一调度指挥的特点 。
【获奖|“博物馆公共卫生及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平台”获奖】“博物馆公共卫生及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在陕西省文博系统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疫情结束后 , 该系统可继续用于博物馆公共卫生常态化监测预警 , 也可以升级为社会公共安全预警系统 , 避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测温设备在疫情过后面临废弃等问题 。本报采访人员 赵争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