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畜”可逃:狼性文化下的挣扎求生


|无“畜”可逃:狼性文化下的挣扎求生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 贾铭
来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无畜可逃” , 比喻任何一只社畜都无法逃出这个资本控制的社会 。
98年23岁拼多多女员工新疆猝死 。 经过3天的发酵 , 在元旦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被推上高潮 。
尽管我们依旧会愤怒 , 但我们已经一定程度上对“猝死”有了“审美疲劳” , 这意味着我们正在不断被驯化 。
狼性
“福报996”“狼性007”被舆论经常诟病 , 互联网和创业公司喜欢用“狼”文化教育员工 。 他们强调绝对的服从、不计个人得失的集体主义、敢于牺牲一切的竞争思维 。
越来越多的人批判这种狼文化 , 但事实上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狼文化 。
狡黠、残暴、号令群狼、拥有各种优先权——赤裸裸的丛林法则 , 优胜劣汰 , 强者为王 。
其实这是错误的刻板印象 。
狼是群居动物 , 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 一个狼群中不仅有一匹雄性头狼 , 还有一匹雌性头狼 。
它们分工明确 。
雄性头狼负责保卫安全 , 遇到危险时身先士卒 。 它们永远冷静而自信 , 以身作则 , 把狼群的利益放在前面 , 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才对整个狼群更好 。
雌性头狼负责决定日常事务 , 包括狼群去哪儿、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狩猎 。
头狼夫妇体型最大、经验丰富 , 所以出力最多 , 在狩猎中起着关键作用 。 但杀死猎物后 , 也会走到一边休息睡觉 , 等狼群吃饱喝足 。
更关键的是 , 通过对狼群的长期观察发现 , 雄性头狼并不残暴 , 也不在狼群中作威作福 , 他们从不强迫或者威胁族群成员做不喜欢的事情 , 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长” , 而且还是个“好爸爸” 。
美国黄石公园有一匹明星狼 , 叫M21 。 认识M21的人都说它是一位“超级狼爸” 。 它在领地问题上毫不让步 , 不会错过任何一场领地攻防战、任何反击的机会 。 然而 , 这位“战士”最喜欢做的事情却是跟小幼狼摔角 , 并且特别喜欢假装输给小幼狼 。
有一次 , 有一匹幼狼患病 , 被其他的幼狼孤立 。 而M21带食物回窝之后 , 特意找到这匹小狼 , 跟它玩一会儿 。
这样的态度让狼群其他成员信服 。
为什么最残暴的狼反而不能成为头狼?
这是演化的必然——你喜欢一个温柔体贴还能给人安全感的男人还是一个只有武力值爆表的惹事精、打架狂?
那么 , 在现实中 , 哪一个老板真正承担起了头狼的责任?
有的老板要求你把公司当家 , 但公司却不把你当人 。
有的老板要求你舍生忘死付出十倍的努力 , 但公司只给你努力程度十分之一的薪酬 。
自己登上福布斯 , 但却到处宣扬被曲解的狼文化 , PUA初入职场的年轻人 。

|无“畜”可逃:狼性文化下的挣扎求生
文章图片
图2/4

无“畜”可逃
经济不景气 , 失业率高 , 找工作难 , 全民内卷 , 员工该不该妥协?
我以前所处的行业可以算半只脚在金融圈 。
但大部分员工的年薪仅勉强超过北京市企业平均薪酬——2020年12月30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20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大数据报告》显示 , 北京企业平均薪酬为16.68万元 。
我们就是传说中的那种 , 靠自己在北京永远买不起房 , 掏空6个钱包才能凑够首付 , 但同时分享着社会顶层精英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 关心国际局势、系统困境、贫富差距的年轻人 。
简单地说 , 就是:挣着卖白菜的钱 , 操着卖白粉的心 。
虽然我们的平均工作强度不如互联网大厂 , 但我们是“弹性工作制”——弹性工作制不是“你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 , 而是“公司需要你什么时候工作你就要什么时候工作” 。
我们经常晚上加班超过10点 , 平均每月至少两天到凌晨 。 有时候头天凌晨一点到家 , 第二天早晨五点就要出发 。 好几次凌晨一点刚躺下 , 一点半就被电话叫起来改报告 。
当然 , 没有加班工资 。
微信小群平时讨论最多的就是要不要辞职回家种地 。
虽然大部分是调侃 , 但灌注的情感却是真的 , 都不想待下去了 。
我们放下30多岁男人该有的沉稳和30多岁女人该有的知性 , 领导随叫随到 , 就为了拿跟欧美同行业比连零头都不到的薪资 。
一句话:你得不到应有的尊严 , 你闻不到人情味儿 , 你就是实至名归的社畜 。
无数个瞬间 , 我们觉得为那家企业和这个行业付出的青春和岁月一文不值 。
而这 , 会劝退所有后浪 。

|无“畜”可逃:狼性文化下的挣扎求生
文章图片
图3/4

挣扎求生
有一次 , 在凌晨回家的车上 。 一个同事在小群发了一个老套的故事:
一个富翁在海边看到一个渔夫懒洋洋地晒太阳 。
富翁就问渔夫 , 你怎么不去捕鱼啊?
渔夫说 , 我今天已经捕过了呀 。
富翁说 , 你可以多干点啊 , 这样你就可以换一条大点的渔船了 。
渔夫问 , 我换一条大点的船干什么呢?
富翁说 , 那你就可以捕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啊!
渔夫又问 , 我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富翁说 , 那你就可以在家陪陪老婆孩子 , 没事儿就晒晒太阳啊 。
渔夫奇怪地说 , 我现在不就是在晒太阳吗?
其实我很久以前就看过这个故事了 。 我当时的感觉是 , 这个渔夫真没志气 。 他怎么这么不知上进呢?
现在再看这个故事 , 充满了希腊哲学式的智慧 。
确实 , 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 , 身体机能和脑力水平都处于人生的巅峰 , 此时正是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超越自己的最佳时期 。
但年轻人的努力奋斗 , 不能成为被职场剥削的借口 。
在一定程度上 , 互相竞争和自我超越能让社会和自我变得更好 , 但问题是 , 究竟要竞争和超越到什么程度呢?
现在的很多职场年轻人习惯了左手星巴克 , 右手保温杯 。
除了越来越多的猝死个案 , 都市白领们整体的健康水平在“塌方式”下滑 。
比如 , 上海外服联合《大众医学》发布的《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显示 , 从2013年到2018年 , 上海白领的体检异常率从94%上升到了98.75% 。
更关键的是 , 当代语境下的“奋斗” , 早已经超越了正常语境下的“奋斗” 。
早年的奋斗是指不懒不馋 , 勤劳就能致富 。
当代的奋斗是指不计健康成本 , 透支生命 。
互联网的朋友们经常说自己前半生拿命换钱 , 后半生花钱买命 。 而更多的人可能是命快没了 , 钱也没挣着 。

|无“畜”可逃:狼性文化下的挣扎求生
文章图片
图4/4

回归宁静
我们人类认为自己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物种 , 我们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技术进步 , 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 。 可我们终其一生 , 到底在追寻什么呢?
【|无“畜”可逃:狼性文化下的挣扎求生】亚里士多德说 , 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幸福 。
我们知道 , 生活压力很大;
我们同意 , 年轻该有朝气;
我们批判 , 资本缺乏人性;
我们抵制 , 职场压榨员工 。
同时 , 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 , 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社会环境和狼性哲学 , 那我们如何才能回归生命的宁静?
我们希望 , 我们不要被困在当代生活的焦虑里 。
钱很重要 , 但归根到底 , 要先学会保命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