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2042|在线人数被前作赶超,现在的《战地2042》怎么样了?( 三 )






他刊发的文章(或者说是视频 , 反正两者都有)中 , 主体是对于DICE和EA的《战地》动态展开剖析 , 但他本人也表示 , 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基于自己的推断 。 作为非正式员工的他 , 自然不可能拿到所谓的“实锤” 。 我们显然也不能 。
不过三人成虎 , 在大部分玩家都相信这一个说法时 , 这说法是不是真的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 重要的是 , 危机模式的玩法引导模糊 , 机制设计又过于复杂 , 导致人们对危机模式没有展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兴趣 。
而认同这一论调的战地老玩家 , 则在逐条列出《战地2042》相比以往的战地系列作缺少的那些部分 , 试图印证“赶工”的那部分 。



这些条目不是一天被罗列出来的——在最初的体验潮后 , 越来越多的对比和缺失都像是不断压在《2042》背上的稻草 , 让人们的失望愈发增加 。 在事实上来说 , 一个让人们兴趣缺失的新模式 , 的确“置换”掉了玩家们熟悉的战地中的各类细节 , 这就像你星期四去肯德基快乐消费一份8枚装蛋挞 , 但这个套餐却被替换成了2枚蛋挞加两大盒薯条 , 而你其实并不想吃薯条 。

不够平衡的专家体验

可能是眼见《Apex Legends》的传奇们在社区间揽获了不错的人气 , 在《战地风云2042》中 , 玩家所扮演的角色首次从士兵变为了有名有姓的专家 。 可以为他们定制战术服和头盔 , 在收集到的头像卡片里 , 你还能查阅到每一位专家的背景故事 。
专家系统带来了独特的技能机制 。 这一点我觉得很值得鼓励 。 但也让一些系列老玩家感到不适应——比如说 , 由于专家数量不算多 , 以及现阶段个性化装束过少的关系 , 玩家会相对频繁地在小队界面中看到“克隆人” , 违和感怎么说也是有的 。



而推出的专家们 , 怎么说呢——就我的审美标准而言 , 他们的设计过于注重人设的“真实性” , 趣味感的填充则相对较少 , 显得中规中矩 , 有些平庸 。 而想要获得玩家们的喜爱 , 并在社区上达到一定的传播 , 只是做到“真实”是远远不够的 。
Pixiv可能不是一个足够客观的参考载体 , 不过目前在pixiv上的《2042》作品只有4个 , 且其中并没有专家的同人创作 , 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专家们在创作者群体中受冷的窘境 。 他们或许很有魅力 , 但玩家们并没有get到这些专家的闪光点 。



另一方面 , 虽然在大战场的游戏环境里 , 《2042》的专家平衡性问题并不会像《守望先锋》那样鲜明地影响玩家们的游戏体验 , 但依然决定了游戏的横向可玩性——比方说你玩腻了想换个专家爽爽之类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