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小米崔宝秋:过去被误解没技术 百万美元大奖让外界印象改观
文章图片
图1/2
新浪科技 张俊
“组装厂”可能是外界给小米贴上的最明显的标签之一 。 加入小米近九年的小米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回忆称 , “早前几年我代表小米与技术同行交流 , 被极大地误解 。 同行不认可 , 招人不好招 , 用户有时候也不懂 。 ”
但随着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提出技术立业以来 , 这种状况在内外部正在改观 。 崔宝秋说 , 尤其是2019年百万美元技术大奖的设立 , 让外部技术同行对小米的印象发生了扭转 。
相比去年 , 今年小米首次颁发了两个百万美元奖项:快充技术和MIUI隐私保护 , 分别涉及硬件和软件两大领域 。 崔宝秋透露 , 2021年的百万美元奖项甚至有可能同时颁给更多的技术项目 。
【新浪科技|小米崔宝秋:过去被误解没技术 百万美元大奖让外界印象改观】评选三个标准:创新性 , 领先性 , 业务影响力
小米的百万美元技术大奖始于2019年 。
2019年2月 , 小米宣布成立技术委员会 。 当时雷军表示 , 小米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 每年将设立百万元级别的重奖 , 激励小米的技术人才进行创新 。 当年 , 研发小米MIX Alpha环绕屏显示技术的项目团队获得了百万美元奖项 , 团队的10名工程师瓜分奖金 。
文章图片
图2/2
而2020年 , 该奖项首次同时颁发给了两个项目团队 。 崔宝秋介绍 , 百万美元技术大奖会经历报名、跟踪项目、初评(15%)、终评(85%)多个环节 。 在评选标准上 , 会综合考虑创新性、领先性、业务影响力这三大因素 。
他解释称 , 小米涉及的业务领域十分复杂 , 而今年这两个项目的比分非常接近 , 同时也都很有代表性 , 一个偏向硬件 , 一个偏向软件 。 最终小米高层决定两个项目同时入选 。
他认为 , 快充技术和隐私保护都直接关乎用户的使用体验 , 已经成为用户购买小米手机的理由之一 。
“他们说去年是1个 , 今年2个 , 明年是不是3个?我说去年可能是2的0次方 , 今年是2的1次方 , 明年是2的2次方 , 都有可能 。 ”对于明年的百万美元技术大奖 , 崔宝秋说道 。
120W快充之后 功率和体验会再突破
小米快充团队的负责人王彦腾介绍 , 早年小米在快充技术上有所落后 , 逐渐实现了反超和领先 。
但这并不是一件易事 , 比如在研发100W和120W快充技术时 , 就面临着量产难题 。 当时业界甚至没有成熟的方案 , 小米自己定制了充电架构和充电芯片 。
此外 , 王彦腾表示 , 同时要把120W有线快充和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50W无线快充 , 以及10W无线反充集成在一起 , 更加困难 。 时至今日 , 也没有友商可以把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技术同时做到最快 。
“未来我们的充电技术不会就此停步 , 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不光是充电功率瓦数上的突破 , 在更多细节上 , 包括充电体验 , 用户体验都会有突破 。 ”他说 。
崔宝秋透露 , 小米在手机领域要在三个方向寻求引领:充电技术、屏幕技术和影像技术 。 “大家可能觉得充电有什么技术呢?是不是就是供应商的技术?实际上里面有很多架构、算法 。 ”崔宝秋说 。
他提到 , 身边有朋友就反馈iPhone充电太慢用不习惯 , 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 。 而120W快充 , 则可以在刷牙、抽烟、喝咖啡的过程中将手机电量充满 。
隐私保护:宁保守 , 勿奔放
MIUI隐私保护项目负责人王乐介绍了小米在隐私保护上的技术探索 。
比如模糊定位 , 在不打扰用户的情况下 , 就可以保护隐私;小米也在探索端侧的数据使用和训练 , 如果在端侧使用用户数据就可以提供很好的服务 , 不收集就是对用户隐私最大的保护 。
他提到 , MIUI 12发布半年之后 , 关于隐私的请求就下降超90% , 定位类的请求下降高达98% 。 “现在小米手机中每天访问定位的请求只是今年年初的2%了 。 ”他说 。
崔宝秋表示 , 小米在推进隐私保护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阻力 。 在行业端 , 有些上下游的技术合作方不理解 , 小米需要说服他们 , 共同提升行业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意识;在内部 , 一些员工和主管早期也不理解 , 因为会影响数亿元的营收 。 同时 , 小米不断扩大的员工规模 , 如何刷新他们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意识 , 也是极大的挑战 。
“很早我就立了一个Flag , 我希望隐私成为小米的一个品牌 , 隐私保护成为小米用户购买小米手机和AIoT智能设备的一个理由 。 ”崔宝秋说 , 雷军也强调 , 小米在用户隐私上的原则是宁保守 , 勿奔放 。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