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开不进大东北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倪文
来源:首席人物观(ID:sxrenwuguan)
01
抗争
哈尔滨车主李好和他的北汽新能源 , 扛过了2021年的第一波寒潮 。
最低零下30℃ , 即使在我国最北部的这座省会城市 , 这样的低温也不常见 。 事实上 , 这已经低于南极的平均温度 , 在同样温度的崇礼滑雪场 , 南极来的企鹅们 , 已经因为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 被送进了保温箱 。
李好原本很担心那辆开了三年半的新能源车 。
用东北话说 , 李好被“扔”过道上一次 。
去年一月 , 他开车去取东西 , 因为不顺利 , 多跑了些路 。 半路上 , 电量显示还有近20% , 李好本来以为能坚持到家 , 结果 , 车一下就没动力了 。 好在当时正处于桥的中下段 , 是下坡路 , 利用惯性 , 车好不容易晃悠到桥底 。
当时距离最近的充电桩还有一公里——那是李好走过的最漫长的一公里 。
他先停在原地缓了会 , 尝试重启 。 当时 , 仪表盘已经显示不出公里数 , 只亮着一只黄色的小乌龟图形 。 好在还能继续走 , 时速差不多10km/h——相当于中速骑行一辆自行车 。 李好对龟速行驶有了新的认识 。
用了十五分钟 , 车终于爬到终点 。 充电桩的线被冻得硬邦邦的 , 李好用了大力气才把弯卷成一摞的充电线抻直 , 给车充上电之后 , 他跑去最近的商场等待 。 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 车在充电时 , 有的车可以开暖风 , 有的车不能 , 很不幸 , 李好属于后者 。 而在大东北 , 坐在不开暖风的汽车里 , 与身处冷库毫无区别 。
那也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 因为天气太冷 , 平时一个半小时就能充满的电 , 那天 , 李好等了三个小时 。
文章图片
图2/4
“挺过冬天就好过了” 。 他安慰自己 。
为了让这辆北汽安然过冬 , 李好做了很多准备 。 他在2017年夏天买车 , 赶在入冬之前的10月 , 他便在车里安装了烧柴油的驻车加热器 , 跟雪地胎同一时间装好 。 他在手机里安装了哈尔滨所有充电桩场站的App 。 以防万一 , 便携式充电枪也车中常备物 。
冬天开车时 , 他几乎不开暖风 , 只用驻车加热器 。 在东北 , 通常一辆400km里程的新能源车 , 如果冬天不停在车库 , 充满电只能跑250km , 如果开暖风 , 则只能跑到170km左右 , 不及里程的一半 。
李好选择了“保护”里程 。
但驻车加热器起效慢 , 打暖需要15-20分钟 。 于是 , 到冬天 , 李好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楼给车预热 , 即便如此 , 刚钻进车里时 , 他还是得穿着最厚的羽绒服 , 戴好毛线帽和手套 。
也有来不及的时候 。 不预热 , 直接走 , 车倒是没问题 , 但人就像坐在冰箱里 , 车里人一哈气 , 玻璃上就会生起雾气和冰花 。 没办法 , 他就一边开车 , 一边拿卡使劲刮 。
02
异类
就像重庆不适合自行车一样 , 东北也不适合新能源车——至少在现阶段是如此 。
社交网站随处可见关于新能源车在东北的段子:
“开门 , 上车点火 , 开空调 , 起步 , 前方左转充电桩”;
“请问我们黑龙江零下40度适合买什么电动车?买个带发电机的电动车 , 一边烧油发电 , 一边给车充电”;
“谁家解决了电池在东北的使用 , 谁就会主宰未来”;
【|新能源车开不进大东北】“在东北开电车 , 不是在充电 , 就是在充电的路上”;
微博用户LycheeSong在2019年2月分享了自己的体验 , 他的新能源车在东北只开一周就闲置了 , 因为只要开出去 , 停车等红灯洗车的时候就会被人问 , 车多少钱 , 开得咋样 , 平均一天有10次 。
李好也被当成异类 。 身边一直有人告诉他:你这车 , 换个电池就得五六万——他买车也就花了7万 。
他倒是不在意 。 经济账让他心安理得:相比燃油车的加油费用 , 电车充电一晚上不足10块钱 , 一年下来 , 至少能省一万二 。 开上几年 , 车钱就省回来了 , 相当于免费白开 。 此外 , 保养费用也要便宜很多 。
当然 , 这与他的职业也不无关系 。
他是一位新能源车的销售经理 , 此前干了14年汽车销售 , 两年前 , 因为看好新能源车 , 转型进入现在的公司 , 一家低价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 。
但在入手电车时 , 在职公司的品牌被李好排除在外 。
对比三个国产品牌后 , 他选择了北汽 , 原因就两点:北方生产的新能源车 , 耐寒性相对强;哈尔滨有4S维修店 。 另外两个品牌 , 最近的4S店都设在沈阳 , 这意味着 , 一旦车出现大问题 , 要移动600多公里的距离 , 太不方便——李好朋友就遇到过类似情况 。 车坏了一个零部件 , 等厂家寄来 , 再等技术人员上门安装 , 用了一个月 。 这期间 , 车都不能使用 。
李好的车没有开出过哈尔滨市 。 黑龙江的其他城市 , 充电桩很难找 。
文章图片
图3/4
在东北 , 地库加充电桩的配置 , 短途代步的使用场景 , 是车主们购买新能源车的必要条件 。 二者缺一 , 使用体验就会骤然下降 。
东北人齐一鸣定居在北京 。 去年 , 她开着新能源车回了老家 , 一出山海关 , 充电桩明显变少 。
“高速服务区好像一个都没看到 。 ”好在她开的是油电混合车 , 最后用油开回了哈尔滨 , 但她不无担心 , “听说这样很伤车” 。
回到哈尔滨 , 她也没能找到自己车所需的慢充充电桩 。 好在家里还有燃油车 , 那段时间 , 电车就在小区里搁置了 。
03
生意
2014年4月 , 刚刚完成Space X火箭发射的马斯克乘坐私人飞机来到北京 。 在酒仙桥的恒通商务园里 , 他参加了中国首批8位特斯拉用户的交车仪式 , 其中包括后来创办理想汽车的李想 , 以及曹国伟、俞永福等一众大佬 。
文章图片
图4/4
图:2014年 , 特斯拉北京交车仪式现场
一场疯狂的新能源造车运动 , 在春天埋下伏笔 。
此后6年里 , 特斯拉股价猛涨 , 1月7日 , 特斯拉股价触达816.04美元 , 创历史新高 , 较2014年底的44.48美元增长1734.6% 。
国内造车新势力也成为资本宠儿 , 前半场 , 是数额不断被刷新的融资额 , 后半场 , 是疯狂的股价:2020年 , 蔚来涨幅逾十倍 , 市值超过宝马、通用等巨头;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则分别上涨328%和243% 。
然而 , 上述种种 , 都与东北都无关 。
一道山海关 , 生生把新能源车生意隔绝成两个世界 。 2019年上半年 , 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6万辆 。 其中 , 黑吉辽三省总销量4225辆 , 占比仅0.75% 。
李好只能在虚拟世界里感受这些 , 在哈尔滨 , 他所处的公司业务很小众 , 主要销售新能源货车和商务车 。 前者主要面向物流行业 , 严格来说 , 这也是政策的产物——2018年 , 哈尔滨出台新规 , 针对货车制定了严格的限行条例 。 而新能源的轻型、微型货车 , 不受此限制 。
好在 , 新能源货车的订单虽不多 , 但销售提成高 。 每卖出一辆车 , 李好能拿到的提成 , 比传统燃油车多出2到3倍 。
相比普通车主 , 李好更真切感知着新能源车在东北的水土不服 。
每到冬天 , 门店的维修业务就会倍增 。 续航里程不准、充不进去电等等 , 各种各样的毛病缠上车主 。 寒冷 , 宛若一块试炼石 , 敲裂了新能源车背后并不成熟的生产链条 。
李好觉得 , 厂家的里程算法有问题——它无法根据气温变化而改变 。 而这一漏洞 , 很可能是由于厂家急于把产品推向市场 , 测试不全面所导致 。
当然 , 电池本身的续航能力也堪忧 。
微博用户“泡椒水蜜桃”称 , 特斯拉的说明书明确提到 , 在零下20度停放超过24小时 , 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
“据我了解 , 现在厂家成批生产电池 , 没有能真正扛到-25℃以下的 。 ”李好很无奈 。 他只能建议车主:尽量把车停在地库 , 如果没有地库停在背风的地方 。
店员们也曾头脑风暴 , 想因地制宜 , 创造为车保暖的办法 , 比如用热风机吹、用棉被把车围上 , 电池再单独包上等等 。 然而 , 在酷寒面前 , 全是无用功——包上棉被的车内 , 只比室外高2度 。
退货也时有发生 。 李好卖过一辆车 , 一周后 , 车主来退货 , 他没辙 , 只能折价1万帮忙转售 。 此后 , 每个客户的使用场景和条件 , 他都会一一问清楚 。
刚过去的2020年 , 李好所在的门店 , 在全国大区销售排名毫不意外地垫了底 。 然而 , 从经理到一线销售 , 所有人都很淡定——反正年年如此 。
而处于珠三角的深圳则是该品牌销量最好的城市 。 “(深圳)一年能卖出1万多台 , 我们就是人家的零头 , 两年能卖出上千台 。 ”
李好喜欢马斯克 , 他的赚钱目标之一 , 就是将来买辆特斯拉 。
2020年12月27日 , 是让李好感到高兴的日子 。 特斯拉在哈尔滨开了首家体验店 , 他虽然没有去店里 , 但当天就把消息转发到了朋友圈 。
距离东北的春天还有2个月 , 到时候 , 门店又会迎来旺季——虽然旺季销量跟南方城市的淡季都没法比 , 但李好总是怀抱着希望 。
至少未来三年 , 他都不会离开这个行业 。 他积极捕捉着细微信号 , 比如 , 目前占哈尔滨市场份额最大的充电桩App , 两年前还没有 , 现在 , 在全城已经铺了十几个场站 。
当然他也清楚 , 最关键的 , 还是电池 。
有时候这也确实叫人疑惑:马斯克能造出飞往火星的火箭 , 怎么就造不出能在东北正常行驶的特斯拉?
(应受访者要求 , 李好为化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IT|新能源车专属保险上线,保费却贵了?业内人士回应
- IT|新能源车险出台、费用大涨 蔚来:正评估设立专属保险的可能性
- IT|越南首款纯电动汽车开始交付,售价19.4万
- Tesla|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上线 特斯拉车主晚买几天价格翻倍
- Baidu|李彦宏对话欧阳自远:AI能力应用于中国航天 期待无人车开上月球
- 危卓|李彦宏:AI两大能力应用于中国航天 期待无人车开上月球
- IT|首批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今日上线售卖 三电、起火全都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