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直播催生“云鉴书”全新模式 带动图书市场繁荣


直播|直播催生“云鉴书”全新模式 带动图书市场繁荣
文章图片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 , 一名主播在进行直播读书 。新华社采访人员 陈钟昊摄
随着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 人们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方式更加多元 。 过去一年 , 数字阅读受到读者普遍喜爱 。 在“云阅读”“云听书”流行的趋势下 , 消费者人均纸质书阅读量受到“挤压” , 很多出版机构因此盯上了“云鉴书”这一全新的促销模式 , 通过直播等形式推荐好书 , 激发和扩大了图书消费 , 带动了图书市场的繁荣 。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 , 在居家的日子里 , 阅读成为最好的休闲方式之一 。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 随着手机和互联网成为媒介主体 , “云阅读”成为更多读者的选择 。
调查结果还显示 , 过去一年 , 读者花在数字阅读上的时间更长了 , 与此同时 , 有声阅读也受到了全年龄层读者的一致喜爱 。 在“云阅读”“云听书”流行的趋势下 ,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受到“挤压” , 很多出版机构盯上了“云鉴书”这一全新的促销模式 , 通过直播的形式推荐好书 , 激发和扩大了图书消费 , 带动了图书市场的繁荣 。
大数据帮读者找到好书
据京东大数据显示 , 去年疫情期间 , 少儿图书所占码洋份额高达近30% , 创历史新高 。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消费需求的深度挖掘 , 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 ”京东图书负责人表示 。
网上买书的读者有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 自己想买的图书网站显示无货 。 为了帮助图书行业解决这些“长尾图书”的断货难题 , 2020年京东图书供应链推出创新项目“万物先销” , 借助京东与供应商之间的高效协同 , 降低了断货率 。 “商品临近断货时 , 系统将自动开启预订 , 可先销售 , 页面显示商品到货时长 , 用户可参考前台履约时间下单购买 , 只要是合作伙伴可以加印的图书 , 理论上不会出现断货 。 ”京东图书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一个好的购书平台 , 不仅要卖书 , 更要积极推广阅读 , 带领读者一起多读书、读好书 。 2020年年初 , 京东图书上线新栏目“书单馆” , 通过数百种书单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喜好的用户需求 。 除了主题书单 , 还推出了人设书单 , 通过文艺青年、硬核玩家、熬夜患者、打工人、冲浪选手等不同用户圈层的区分 , 引发消费者参与 。
【直播|直播催生“云鉴书”全新模式 带动图书市场繁荣】在数字阅读大潮下 , 面对用户对数字阅读的需求 , 京东读书在提高纸质书、电子书同步销售的同时 , 还致力于打造纸、电、声、课一站式全阅读生态平台 , 满足用户多场景、多样化的需求 。 2020年先推出京东读书2.0版本规划——面向年轻人的 , 以内容为载体的融媒体娱乐社区 , 打通“纸电声+软硬件” , 承载更多的互动玩法 , 融合AI技术 , 结合教育短视频、知识服务等 。
直播让好书更好卖
最近 , 直播界又刮起一阵卖书狂潮 。 去年 , 各出版机构和流量“大V”纷纷开启图书直播带货合作模式 。 其中 , “樊登读书”创办人樊登在快手直播间的直播首秀 , 当晚就有累计200余万人在线观看 。 开播2个小时 , 通过樊登对每一本书籍的独特点评 , 书籍销售数量突破13万册 , 累计销售码洋近1000万元 。
“直播销书这一模式的成功 , 更多的是对阅读价值倡导和行业运营效率提升的有益尝试 。 ”三联书店有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即便是三联书店这样的知名出版品牌 , 也在思考如何将传统的、有价值的营销宣传方式嫁接到时下最流行的短视频平台上 。 去年世界读书日 , 三联书店在抖音、快手、B站等多个平台推出“三联·新知大会”线上版、“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考古证据:考古队长带你‘云游’良渚博物院”等一系列直播活动 , 获得了理想效果 。 此后 , 三联书店又邀请樊登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办了专场直播活动 , 当晚 , 为此次活动预备的340万码洋图书全部售罄 。
直播荐书解决的是好书不敢多印的问题 。 樊登认为 , 直播荐书不仅仅是让读者拿起书 , 更在改变着图书界的价值链 。 樊登读书最初是要帮助那些“没时间读书”“不知道选什么书”和“读书效率偏低”的人解决阅读中的痛点 , 用更加通俗的方式帮助用户吸收书籍的精华 , 感受阅读的魅力 , 养成阅读习惯 。 在创办樊登读书的过程中 , 樊登发现 , 很多爱读书的人普遍都有这样的烦恼:在实体书市场 , 中国每年大约出版50万种图书 。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 , 如何挑选高质量、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书去阅读成为最大困扰 。 如何帮助用户从书海中找到有价值的、值得留存的“智慧” , 是樊登做直播荐书的初衷 。
基于樊登自身海量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 , 以及樊登读书所具备的专业选书团队 , 樊登认为荐书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 同时也是推广全民阅读的好方法 。 樊登读书在时下流行的新媒体平台上联合各大出版社做直播荐书 , 让好书被更多人看到 , 不仅帮助作者和出版社提高了销量 , 同时还可以推动出版社出更好的书 , 让出版生态更好 。 例如《正面管教》在樊登讲解前 , 累计销量4.9万册 , 经由樊登讲解后累计销量384万册;《父母的语言》在樊登讲解前 , 累计销量9358册 , 经由樊登讲解后累计销量76万册 。
业内专家认为 , 在新阅读场景下 , 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 , 提升了整个产业的运营效率 , 开启了图书界的破圈之旅 。 另外 , 新兴的文化IP与老牌的出版行业相互借力、相互赋能 , 从而也实现了良性循环 。
声音让阅读更有趣
随着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 人们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 近年来 , 有声书市场蓬勃发展 , 以声音为载体 , 为国民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 特别是去年疫情暴发以来 , 有声书行业用户规模得到进一步增长 。
有声阅读之所以受到了全年龄层读者的一致喜爱 , 主要原因是不受场景限制 。 无论是在路上、在晨跑 , 还是休息中 , 各年龄段“云听书”的比例均有显著增长 , 随时随地无障碍听书正在成为全民阅读的新增长点 。 数据显示 , 2019年我国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 , 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0%提高了4.3个百分点 。
据《中国移动互联网2020半年大报告》显示 , 疫情促进了“耳朵经济”的兴起 , 去年疫情发生之后 ,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分享知识、兴趣爱好以及寻找情感陪伴 。 据统计 , 喜马拉雅用户散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 , 他们年龄段各异、职业各异 , 但有一点相同 , 就是会时时处处打开喜马拉雅 , 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
在北京读小学二年级的欣欣每天都要在喜马拉雅收听儿童广播剧 。 “我特别喜欢韩雪阿姨的声音 , 听着她的声音 , 我很容易想到故事中的画面 。 ”欣欣说 。 去年 , 喜马拉雅与出版社共同探索的“好好读书”明星领读系列得到用户一致好评 。 其中 , 在歌手韩雪的儿童广播剧《韩雪:给孩子讲的世界经典名著(译林双语版)》中 , 韩雪化身小王子、爱丽丝、彼得·潘……一人演绎100多个童话角色 。 她时而是灵动活泼的孩童 , 时而是阳光开朗的少女 , 还能够在沧桑的老人和怪异奇趣的精灵等不同类型的角色间任意切换 , 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 “明星领读拉近了作品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 让更多听众感受作品的魅力 , 同时引导听众收听全本有声书 , 进而推动有声阅读的普及 。 ”喜马拉雅“好好读书”项目负责人表示 。
近年来 , 喜马拉雅大力开发有声小说、广播剧、知识付费课程等内容产品 , 为用户提供了新的娱乐、学习方式 。 “在琐碎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中 , 耳朵是他们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 喜马拉雅用好声音陪伴用户 , 见证了每一个用户成长的过程 。 下一步 , 喜马拉雅将通过打造大量优质内容回应用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助力每一个人登上自己人生的喜马拉雅 。 ”喜马拉雅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