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媒体|虚拟人,能成为元宇宙的“船票”吗?( 五 )
事实上 , 柳夜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智能化、可交互的虚拟人 , 依赖的还是传统影视工业中真人和特效结合、动作捕捉的技术 。 但是 , 柳夜熙是为数不多通过短视频打造出人设和故事的虚拟人 , 并描绘了元宇宙世界的模样 , 因此在元宇宙的东风下大获关注 。
柳夜熙的制作公司创壹科技的CEO梁子康向我们表示 , 柳夜熙的商业化不会局限于传统的品牌植入、带货 。 “柳夜熙商业价值真正的体现 , 可能不是在旧战场 , 而是在新战场 。 ”
在他看来 , “未来元宇宙的世界里 , 游戏、影视、动漫的界限都会模糊 , 所以连接点只有一个东西叫做IP 。 IP本身在元宇宙的价值链非常长 , 商业模式非常之多 。 ”
AYAYI的创始团队来自潮流IP及动漫内容开发公司和网红孵化MCN机构 , 孵化过朱一旦、肉脸橙等网红 。 他们同样认为 , IP运营才是超写实数字人领域里真正核心的护城河 。 最初或许可以用“秀颜值”或“秀技术”来吸引粉丝 , 但从长期来看 , 虚拟人的竞争将是一场IP运营能力的较量 。
现今的虚拟人展现出来的技术和内容距离我们的想象还很遥远 。 要让虚拟人在数字世界真正活起来 , 还需翻越几座大山:从形似进阶到神似 , 搭载上人工智能从而能表达情感、和人类自然地交互 , 以及拥有自己的人格、故事 。
当虚拟人产业技术实现质的突破后 , 虚拟人商业化才能迎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
先入场再说
尽管虚拟人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 但是市场已经一片火热 。 除了百度、网易、腾讯等互联网大公司在蓄力布局 , 一些具备CG美术能力的影视、游戏公司也跟随入场 。
导演李方也是被迫拉进这个风口的人 。 他刚发了个朋友圈嘲讽元宇宙 , 第二天就被公司投资人要求也做个像柳夜熙一样的账号出来 , 为人物拍科幻短片 。
通知下达得很匆忙 。 投资人看到中文在线——一家网文公司搭上了元宇宙的概念 , 股价飙升 , 所以想让子公司也入局 。 “就算这是元宇宙的泡沫 , 我们也要在泡沫中获利 。 ”这位投资人说 。
两周时间内 , 李方搜罗了几十部国内外科幻电影 , 写出了几个虚拟人的故事 。 故事里 , 虚拟人和真实人类生活在一起 , 而真实人在死亡之后 , 意识可以上传到云端 , 成为虚拟人 。 很显然 , 李方笔下的这些故事 , 距离当下虚拟人的发展现状还很远 。
元宇宙概念走红了后 , 网络上出现了大批虚拟人 。 一时之间 , 似乎“万物皆可虚拟人” 。 真人出镜拍个视频 , 将面部换脸成CG人物形象 , 或是一个粗糙的动画人物 , 都可自称虚拟人 。
“我在这个行业大概十几年 , 认识很多业内高手 , 他们也是看到这个数字人行业兴起就加入 , 也做出了优秀的CG人物 , 但扔上去之后没有起色 。 ”Jesse说 , 建模的门槛较低 , 能建模的人才还是挺多的 , 但认真思考过数字人是什么 , 怎么做数字人产品的人还是比较少 。 很多人完全是被动地跟随着去做 。
推荐阅读
- 界面新闻|谷歌母公司面临环保投资者施压:修改设备维修政策以减少电子垃圾
- 电影|变形金刚外传电影《大黄蜂》曝官方中文配音片段
- Note|红米 Redmi Note 11 系列宣布联动《蜘蛛侠》
- 财联社|对话荣耀CEO赵明:折叠屏会是国产手机弯道超车苹果的契机
- 最新消息|高分辨率扫描图让你在网上欣赏伦勃朗的《夜巡》杰作
- 手柄|《战神》PC版今晚12点开启预载 感受更丝滑的奎爷
- 舍尔|编辑部荐书 | 编辑领读《哥德尔 艾舍尔 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 时钟|AMD 肾上腺素 22.1.1 驱动发布:优化《战神 4》
- 第一财经|一加并入OPPO半年后 完成中国区组织架构调整
- AI财经社|“元宇宙第一股”来了:赚钱能力存疑,行业风险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