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加速布局电竞,赞助商们的“游戏”开打( 三 )


并非所有赞助电竞的企业都得到了理想的回报 。 上海市电竞协会副秘书长徐超告诉采访人员 , 不少传统的广告从业者 , 对电竞的认知有限 , 限制了与电竞跨界合作的想象力 。 此外 , 除了几家头部赛事运营方 , 电竞行业的从业者 , 并不都具备为赞助商提供整合营销方案的能力 , 因此导致一些企业赞助电竞虽有流量却没销量 。
“电竞商业毕竟是一个刚起步的领域 , 大家都还需要摸索 , 但未来必将随着认知度的提高和产业的规范完善而大有可为 。 ”徐超说 。
肖洋也认为 , 电竞商业可供释放的空间还有很多 。 他根据KPL赛事运营经验总结出 , 企业对电竞的赞助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起初 , 企业只是单纯看重电竞的流量效应 , 期待曝光 。 逐渐 , 企业会结合游戏内容 , 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营销方案;现在 , 一些企业已经参与到整个电竞商业生态当中 , 有的企业甚至通过赞助电竞 , 找到了新的产品研发方向 。
以vivo手机为例 , 用手机玩游戏对电池散热、触控操作等要求很高 , vivo就研发出解决相应痛点的子品牌“iQOO” , 锁定了电竞手游发烧友这个细分市场 , 并获得了理想的销量 。
在胡豆看来 , 电竞和智能硬件的发展必将相互促进 , “电竞会对智能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 , 而智能硬件的革新也将为电竞提供更多玩法 。 这对于硬件厂商未来的产品规划提出了挑战 , 也带来了机会 。 ”
蕴藏多元社会价值
希望借助电竞流量提高自身曝光度的 , 远不止商业机构 。 不少地方的文旅机构 , 也在积极尝试和电竞跨界合作 , 以加强和年轻人的沟通——在你不知道该和“Z世代”说点什么的时候 , 聊电竞也许会迅速吸引到对方的注意 。
将传统戏曲经数字化呈现在电竞赛场上 , 不失为拉近与青年距离的创新方式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与游戏企业合作 , 在越剧名家茅威涛的指导下 , 利用实时动作捕捉技术 , 制作了首位虚拟越剧演员“上官婉儿” , 并推出相关游戏皮肤 。
在很多爱好动漫游戏的年轻人中 , 流行着一种被他们称为“圣地巡礼”的旅游模式 , 即到自己在动画片、漫画书、电子游戏中见过的场景实地旅游打卡 , 仿佛自己也曾与虚拟世界中的人物故事有了连接 。
抓住这种心理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政府与游戏企业合作 , 落地了国内第一个电竞数字文旅体验项目——《天涯明月刀》 , 把土楼进行游戏主题的沉浸式剧场活化改建 , 引入电竞酒店等元素 , 吸引电竞玩家到当地在沉浸式体验游戏的同时 , 感受土楼文化 。
电竞赛事带来的聚集效应能刺激多种消费 , 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 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上海、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 , 都在着力打造本地的电竞城市产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