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RISC-V欲与和英特尔、ARM三分天下

Wintel(微软+英特尔)定义了PC时代 , ARM+安卓定义了智能手机时代 。 RISC-V支持者认为 , 在物联网时代需要新的架构适应垂直细分领域 , 甚至可以与和英特尔(X86)、ARM三分天下 。
RISC-V是一种免费开源指令集架构(ISA) 。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多次表示 , 发展RISC-V开源芯片架构是一个机会 , “我们希望把RISC-V支持成为未来世界三大体系之一 , 尤其希望RISC-V能成为中国有足够话语权的体系架构 。 RISC-V完全开源免费 , 也非常适合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 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芯片设计企业 , 中国的CPU应用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 ”
“你不能去改X86的架构 , 不可能改ARM的架构 , 但你可以改RISC-V的 , 这可以让你自己的芯片非常有竞争力 。 ”RISC-V处理器供应商赛昉科技有限公司CEO徐滔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等采访时表示 。 不久前 , 赛昉科技发布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RISC-V AI单板计算机——星光AI单板计算机(Beagle-V) , 搭载了赛昉科技基于RISC-V视觉处理SoC芯片的低成本、无风扇单板计算机 。

架构|RISC-V欲与和英特尔、ARM三分天下
文章图片

对于RISC-V , 此前紫光展锐副总裁夏晓菲也表示 , 对于处理器一直主张多样化的策略 。 “RISC-V作为一个开源体制 , 最大的优点就是大家基于对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或者各个产品场景的理解 , 能够灌入到RISC-V的核里面 , 对它进行改造 , 从而让它更适合我们现有的应用场景 , 我们更希望RISC-V能够基于产品场景能够做出更多差异化 。 ”
目前 , 全球微处理器指令集架构中 , 英特尔的X86和ARM架构占据了主流市场 。 其中 , X86主宰了PC、服务器等高性能高功耗领域 , 而ARM专注于手机、物联网等低功耗低成本领域 , 其他架构要挑战前两者挑战巨大 。 RISC-V与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比 , 尤其是在高端芯片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 , 产业生态及设计力量都非常薄弱 。
“对于CPU芯片这类产业而言 , 不光是技术问题 , 很多是商业问题” 。 RISC-V基金会中国顾问委员会主席方之熙曾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 一旦当某种应用的需求有一定市场规模以后 , 会形成一种运转平台 。 当这一平台上面的软件形成了一定的生态系统以后 , 其他玩家很难进入 。
在AIoT新时代 , 近年备受关注的开源指令集RISC-V则有机会向ARM发起挑战 。 国外巨头如谷歌、高通 , 国内如阿里巴巴、华为等都已加入RISC-V基金会并布局RISC-V处理器架构的开发 。
【架构|RISC-V欲与和英特尔、ARM三分天下】业内人士认为 , 开源芯片的RISC-V领域 , 在设计、技术、市场及管理上 , 是我国打破技术封锁 , 实现芯片领域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向 。
徐涛告诉第一财经 , 赛昉科技成立两年 , 有超过100个项目 , “很多项目都是在AIoT , 但是RISC-V这个架构不只可以用在很小的微处理器 , 还可以用在PC、服务器、超算上面 , 做和不做不是因为技术原因 。 我们相信RISC-V会应用在服务器和超算上面 , 这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 , 而是时间问题 。 ”
不过 , 正因为RISC-V尚未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 中国厂商迎来新的机会 。 徐涛称:“RISC-V生态一方面很小 , 但另一方面 , 正因为小 , 中国厂商可能就有发展的机会 。 ”
据悉 , 赛昉科技与生态合作伙伴物联网硬件解决方案供应商Seeed以及开源硬件平台BeagleBoard进行产品研发及应用合作外 , 还与港华能源及紫光展锐达成战略合作 , 打造本土RISC-V的应用生态 。
在被问到生态建设的挑战时 , 徐涛表示 , “它是正循环的一个过程 。 你生态好一点 , 那么就有人用 , 就会把生态再推得好一点;如果没人用 , 整个的过程就很缓慢 。 所以在有一些生态链条比较短的领域 , 它(RISC-V)就做得非常快 , 一下就起来了 。 对有一些生态链比较长的 , 要突破的点很多 , 你要整条突破以后才能应用 , 在这上面挑战会比较多一些 。”
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 , 电子产品只有进入应用不断迭代才能不断提高 。 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也多次表示 ,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要发展 , 一定是以应用为牵头带动我们的底层才行 。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 , 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 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 , 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
文章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