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1月18日报道 , 作为2020年《自然》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 人类首次观测到银河系内快速射电暴 。 这其中 , 就有“中国天眼”的功劳 。
【银河系黑洞|去年人类首次观测到银河系内快速射电暴,有“中国天眼”功劳】2020年1月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检修期间拍摄) 。 新华社 图
快速射电暴 , 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宇宙中的“闪光灯” , 一些天文爱好者甚至猜测它是“外星来电” 。 这是因为它虽然仅持续几个毫秒 , 却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 , 把相当于地球上几百亿年的发电量 , 完全以不可见的无线电波释放掉 。 而要“看到”快速射电暴 , 就需要借助“中国天眼” 。
快速射电暴的产生 , 和磁星有关 。 “中国天眼”帮助科学家新发现了许多脉冲星 , 脉冲星是一种独特的致密星 , 而脉冲星中还有一类更独特的叫磁星 。 磁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千万亿倍 , 能把原子挤成铅笔状 , 是已知密度仅次于黑洞的特殊天体 , 人类目前仅观测到几十颗 。
2020年中国科学家利用“天眼”观测的两个重要成果 , 刊登在权威科技期刊《自然》上 。 一是发现快速射电暴的偏振多样性 , 揭示了它来源于致密天体的磁层 , 而不是激波 , 为人类理解它的物理起源提供了新线索 。 二是证明磁星产生快速射电暴的具体过程十分特殊 , 并不是所有高能活动都导致快速射电暴的产生 。
中外研究团队通过几个不同角度的“叙事” , 共同讲述了一个快速射电暴起源的“故事” 。 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位于银河系内的快速射电暴 , 磁星也成为目前唯一被观测验证的可以产生快速射电暴的天体 。
入选2020年《自然》十大科学发现 , 说明了快速射电暴研究的前瞻性 。 对于“中国天眼”在其中的重要性 ,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认为 , “天眼”灵敏度超群 , 可观测其他射电望远镜无法探测到的微弱信号 , 由于工程团队精确的反射面面型控制和19波束接收机良好的偏振特性 , 使它成为研究快速射电暴的利器 。
来源:新华社
吉林日报全媒体 编辑:赵树凯
推荐阅读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市场|三星可折叠手机今年销量突破 800 万部,是去年的四倍
- Samsung|Galaxy Z Flod 3/Z Flip 3上市首月销量已超去年
- the|美CDC:抗原检测的“黑洞”可能隐藏着COVID-19“冰山”
- 视界|这部电影里的黑洞竟然和真实黑洞这么像?丨夜问
- 科学技术信息|去年我国产出卓越科技论文46万余篇
- Tencent|腾讯体面“清仓”京东:分红价值超千亿,相当于去年8个月利润
- 银河系|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 银河系|年终盘点:2021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 寒潮|嫦娥五号回家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