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十四五”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这样攻坚

◎采访人员 刘 垠
针对冬季电动车续航里程“打折”现象 , 重点攻关全气候动力电池技术 , 布局整车一体化智能高效热管理技术;聚焦大众关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性问题 , 重点攻关高安全动力电池技术和安全预警技术;围绕用氢成本偏高和重载燃料电池商用车商业化难的问题 , 推进大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高密度车载储氢与供氢技术攻关 , 强化氢的制—储—输用全链条技术研究……
日前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高层论坛在线上举行 ,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演讲时指出 , 面向未来 , 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 , 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 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全球汽车的形态和格局正在重塑 ,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 “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大势 , 布局抢占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新赛道 。 ”王志刚强调 , 过去十多年间 , 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特别是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 , 未来发展不要因为面临的问题和短板 , 特别是不能因为科技创新没有跟上而起大早赶晚集 。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 科技创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王志刚说 ,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科技先行等多方共同作用 , 我国形成了一批国际一流的技术成果 , 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 建立起了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事实证明 ,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方面是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 。 从2001年起 , 科技部就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 , 确立了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为“三纵” , 电池、电机、电控为“三横”的“三纵三横”总体研发布局 。
此后三个五年计划中 ,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集中攻关 , 国家将新能源汽车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 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攻关的组织模式 , 确立了“纯电驱动”战略 ,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 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水平 。
刚刚过去的2020年 ,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大背景下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逆势上扬 , 产销量达到了136.6万辆和136.7万辆 , 连续6年位居全球首位 。
不容忽视的是 , 我国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 比如 , 一些基础性问题和底层技术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 具备性能跃升的前沿技术成果还不多;电动汽车冬季性能受限、整车安全、大功率燃料电池缺乏等核心技术瓶颈问题 , 严重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明显 , 车规级芯片、车控操作系统、测试和验证装备等严重依赖国外;应用验证平台、条件和场景缺乏 , 部分关键技术突破后 , 在高度商业化与规模化汽车市场中难以快速落地推广 。
直面难题 , “十四五”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如何发力?王志刚透露 , 科技部坚持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 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 , 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方向 , 按照新“三纵三横”总体布局 , 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为牵引 , 并行推进多条技术路线研发 ,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 , 布局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的创新链 , 从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整车平台等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 。
“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 , 把实现‘从0到1’的突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王志刚表示 , 前瞻探索全固态动力电池、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等下一代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核心关键技术 , 布局高安全自动驾驶类脑决策与人机共驾技术、车路云分层决策与网联控制技术等智能驾驶技术 , 为产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
与此同时 , 提升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迫在眉睫 。 “十四五”期间 , 科技部将加强新能源汽车科技方面的顶层设计和多学科融合 , 将在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 , 如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车载操作系统、线控底盘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 力争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 , 在智能化、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实现自立自强 。
【科技创新|“十四五”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这样攻坚】“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体系 。 ”王志刚说 , 科技部将积极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协作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体系 , 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对多种变革性技术的集成、牵引、推动效应 , 加强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新兴技术的研发布局 , 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对接 。 同时 , 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 , 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主动地位筑牢创新根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