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逆合成孔径雷达 , 可以看作是把合成孔径雷达 , 反过来:合成孔径雷达 , 装在一个运动的平台上 , 探测固定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 , 是用一部固定雷达 , 探测一个运动目标 。 两者都是通过对雷达回波频率的精细处理 , 把角度分辨率提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
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具备高分辨率的原理 , 在电子理论上有多种解释方法 , 下面是其中一种 。
普通雷达的角分辨率 , 可以看作是雷达波束的宽度 。 比如在下图中 , 三个目标都在一个波束范围内(距离相同 , 或差别不超过雷达的距离分辨率) , 雷达天线发射一个雷达波过去 , 三个目标反射的电波 , 基本上同时返回天线、接收机 。 因此在雷达眼里 , 那里有“一个目标” 。 但如果存在横向移动 , 这三个雷达回波就会有细微差别 。 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 , 正是利用这一特性来工作的 。
文章图片
先说合成孔径雷达 。 上图中 , 左边的雷达在向上移动 , 右边三个目标不动 。 这时右边返回的三个雷达回波 , 中间那个的频率和发射波一样 。 而上面的回波 , 因为目标和雷达间的距离在缩短 , 因此回波频率会升高 , 也就是有多普勒频移 。 这个变化当然很小 , 但如今的技术条件已经能检测出来 , 只需要积累足够数量的雷达回波 。 下面的回波 , 因为目标正远离雷达 , 频率降低 。
文章图片
区分出多普勒频移是高是低还是零 , 而且高多少低多少 , 就能分辨出目标具体在哪个位置 。 上图中能把多普勒频移的变化区分出5档 , 就能在原来一个波束宽度内 , 区分出11个目标 , 相当于角分辨率提高了10倍 。 当然 , 这个分析过程不是靠一个回波实现的 , 雷达需要一边飞行一边探测 , 连续接收多个甚至几百个回波 , 然后通过一套复杂的三角函数关系 , 把这些回波信号综合到一起 , 才能得出结果 。
文章图片
反过来的逆合成孔径雷达 , 雷达是固定的 , 目标在飞行 , 比如这架飞机 。 头尾各处虽然都在一个雷达波束范围内 , 但它们相对于雷达的角度不同 , 反射的回波信号也有不同的多普勒频移 。 于是在接收足够多回波 , 完成频率分析后 , 雷达可以看出这架飞机的长度、大致外形 。 这就是逆合成孔径雷达 。
当然 , 合成孔径雷达为了获得高分辨率 , 也得有些牺牲 。 比如机载雷达要尽量以稳定速度和固定方向飞行 , 否则频率分析的难度会加大;要飞一定的时间 , 积累足够数量、强度的回波信号 。 逆合成孔径雷达 , 则要假设目标在一个探测周期内是匀速直线飞行 。 而且这种雷达的数据更新率不如其它雷达 。 因此现在逆合成孔径雷达适合探测和识别卫星、轰炸机等机动少的飞行目标 , 不适合火控等任务 。
熊伟:2001年开始担任《兵器知识》杂志副主编至今 , 2003年获得副编审技术职称 。 至今已在《兵器知识》《我们爱科学》等期刊上发表科普文章200多篇;参与央视七套《军事科技》栏目的策划 , 撰写了《未来战场》《枪械大师》系列片的脚本文案 , 央视国防军事频道的《现代都市作战的步兵装备》等脚本文案;主编过中国科普文选(第二辑)《利甲狂飙》一书 , 参与编著了《绘军事》系列漫画军事图书 , 组织和执行了“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国家名录”项目军事技术组的工作 。
出品:科普中国作者:熊伟策划:金赫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科普|雷达家族中什么叫逆合成孔径雷达?】[责任编辑: 赵清建 ]
推荐阅读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词条|百度百科上线2500万词条,超750万用户参与共创科普知识内容
- IT|搭载激光雷达的蔚来ES7首次曝光 2022年将正式亮相
- 知识科普|直管内径、凸缘管内径密封快速接头 管内壁粗糙的管口格雷希尔GripSeal连接器
- 博士团|“百人博士团”入驻好看视频打造“硬核科普” 让科普轻松有趣
- 设备|科普故事:航天员用的净水器是如何锻造的?
- 孩子|互联网平台硬核科普打造精品
- 感染病例|科普:“奥密克戎”命名一个月 我们对它了解多少
- 青少年|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走进三亚中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