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京东方A发布公告称拟募资不超过200亿元 。 其中 , 65亿元用于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武汉京东方光电")24.06%的股权 , 60亿用于对重庆京东方显示增资并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10亿元用于对云南创视界光电增资并建设12英寸硅基OLED项目;其余用于医院项目、偿还贷款、补充流动资金 。
据悉 , 京东方曾定增募资5次 , 共计超过700亿元 , 但分红仅有54亿元 , 因而其本次募资计划受到业内人士和投资市场质疑 。 同时 , 此次计划收购股权的武汉京东方光电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 , 资本市场对这一计划并不买账 。
此外 , 从募资资金用途来看 , 京东方欲借此来抢占柔性AMOLED的市场空间 , 但该领域长期被三星显示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 。 业内人士表示 , 三星显示柔性AMOLED的市场地位短时间内难以被撼动 , 且京东方此次计划存在不达预期的风险 。
【柔性|京东方定增募资200亿元背后:分红仅54亿遭质疑】累计募资900亿、分红仅54亿 , 京东方再提募资遭质疑
这并非是京东方第一次定增募资 。 wind数据显示 , 京东方A此前已先后完成5次定增募资 , 包括2006年10月募资18.6亿元、2008年7月募资22.5亿元、2009年6月募资120亿元、2010年12月募资90.4亿元及2014年4月募资457亿元 , 累计708.5亿元 。 加上此次募资 , 京东方A累计募资或超过900亿元 , 京东方因此一度被市场称为股市"吸血机" 。
然而 , 与数次大手笔募资相比 , 京东方的分红金额明显偏低 。 同花顺数据显示 , 上市以来 , 其累计分红12次 , 累计分红金额仅54.47亿元 , 与募资净额相去甚远 。
反观国内另一面板巨头TCL , 自2012年以来其连续9年进行现金分红 , 累计分红超81亿元 , 但TCL科技定增募资金融不足80亿元 。 此次京东方定增募资消息发布后 , 立即引发了市场和股民的质疑 。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 , 京东方A货币资金余额达632.48亿元 , 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4% 。 最近两年的8个报告期内 , 其持有的货币资金及理财从未低于500亿元 。 京东方目前较为充裕的资金状况 , 也引发了市场以及业内人士对其此次定增募资是否必要的质疑 。
而在宣布此次定增募资的同时 , 京东方也抛出了一份未来三年(2021年-2023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 京东方在公告中称 , 采用现金、股票或者现金与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 。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 可以进行中期利润分配 。
京东方表示 , 除特殊情况外 , 在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 , 优先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 。 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百分之十 。 现金分红比例分别按照三个档次分成不低于20% , 40%和80% 。
但与此同时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根据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 分红有四个先决条件:第一是弥补累计亏损;第二是未来一年内未有重大对外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达到或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第三是董事会认定发放股票有利于公司股东利益;第四是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 。
持续收购亏损资产 , 资本市场并不买账
从拟被收购股权的标的来看 , 武汉京东方光电成立于2017年7月 , 公告显示 , 长柏基金、京东方、武汉临空港工发投持股比例分别为30.77%、23.08%、46.15% 。 自2018年12月 , 京东方与武汉临空港工发投签订《一致行动协议》 , 各方同意按照京东方的意愿作为一致行动人 , 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按京东方的意见行使表决权 , 京东方拥有对武汉京东方的控制权 , 并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
然而 , 武汉京东方光电的业绩状况并不理想 , 据披露 , 2019年与2020年前三季度 , 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3亿元、5.72亿元 , 净亏损分别为1317.29万元、2.05亿元 。
天风证券分析称 , 项目顺利实施后将巩固京东方在大尺寸LCD行业的优势 , 并加码OLED , 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 有利于营收及利润水平不断增长 。 随LCD面板价格自2020年Q3以来底部持续上涨 , LCD行业加速回暖 , 2020年Q4预计提前确认盈利拐点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也并非京东方第一次收购亏损资产 。 2020年9月 , 京东方曾宣布拟斥资不低于55.91亿元收购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南京G8.5公司")80.83%的股权 , 同时拟斥资不低于65.26亿元收购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成都G8.6公司")51%的股权 。
据了解 , 南京G8.5公司与成都G8.6公司均系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东科)旗下公司 。 *ST东科主营业务为液晶面板生产与销售 , 持有南京G8.5公司57.65%的股权 , 持有成都G8.6公司11.43%股份 。
而南京G8.5公司与成都G8.6公司已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 据披露 , 二者从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超过277亿元 。 而*ST东科9月发布的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重组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显示 , 其出售南京G8.5公司与成都G8.6公司的原因正是因其亏损不止 , 存在退市风险 。 公告同时称 , 南京G8.5公司未来五年将连续亏损 。
然而 , 对于南京G8.5公司、成都G8.6公司与武汉京东方光电的股权收购交易 , 资本市场并不买账 。 在这项计划公布后的两个交易日 , 京东方A股价分别下跌4.1%、1.02% , 当月京东方A股价一路走低 , 截至当月2020年9月30日收盘 , 京东方A股价报4.87元/股 , 月内股价跌幅超15%;而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股权计划公布后 , 京东方A股价也迎来短期下行 。
多名业内人士分析称 , 京东方收购交易完成后 , 可利用现有的供应链与客户资源 , 经营管理优势等帮助被收购方扭亏为盈 , 但具体什么时间能实、还要看收购进展与发展状况 , 这些都给未来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
欲抢占柔性AMOLED市场 , 募资计划存不达预期风险
从募资的具体用途来看 , 京东方此次募资200亿元将分别用于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部分股权(6.5亿元) , 增资并建设重庆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6亿元) , 及投资12英寸硅基OLED项目(10亿元)等项目 。
京东方方面表示 , LCD技术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半导体显示行业的主要市场空间;与此同时 , AMOLED显示技术在中小尺寸智能移动显示终端市场应用日益广泛 , 市场迅速发展 , 而AMOLED柔性显示产品具有优异的性能 , 会成为高端产品的重要选择 。
不过 , 随着韩系面板厂商逐渐撤离LCD面板市场 , 国内两大液晶面板企业TCL与京东方先后展开并购 , 全球液晶面板启动整合节奏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 未来全球液晶面板行业将处于双雄博弈阶段 , 京东方仍需警惕TCL的寡头竞争 。
至于AMOLED领域 ,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称 , AMOLED面板的市场需求目前主要以智能手机为主 , 从2017年iPhoneX开始进入快速爆发期 , 目前AMOLED面板已基本成为各品牌企业高端手机的基本配置 。 同时受到折叠屏、柔性屏等新型手机形态的涌现 , 柔性AMOLED面板市场出现新的快速增长点 。
据Omdia表示 , 随着5G智能手机采用柔性AMOLED的趋势 , 2020年智能手机用柔性AMOLED预计将出货2.38亿片 , 较2019年同比增长51% 。
然而 , 在柔性AMOLED供应商方面 , 三星显示目前仍是绝对的领先者 。 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 , 2019年全球整体OLED面板出货排行 , 三星的出货量占比高达85.4% , 而京东方的出货量占比仅为3.6% 。 在全球柔性OLED面板出货排名中 , 三星显示的出货量占比为81.6% , 京东方的出货量占比为9.5% 。
日前 , 多家证券机构对京东方此次募资计划作出风险提示称 , 该计划或存在募投项目不达预期 , LCD面板价格波动 , OLED发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