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为什么鱼可以在体外受精,而人类则是在体内受精呢?


体外受精|为什么鱼可以在体外受精,而人类则是在体内受精呢?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
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 , 为什么以人类为代表的哺乳动物都需要在体内受精 , 胎儿也要在体内发育 , 而鱼类却可以体外受精 , 既不用承担怀孕之苦 , 又不用付出能量养育后代呢?
体外受精
目前地球上脊椎动物的受精方式有两种: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 , 其中哺乳动物、鸟类以及爬行动物等采用的是体内受精;而大多数硬骨鱼以及两栖动物则采用体外受精的方式 。

体外受精|为什么鱼可以在体外受精,而人类则是在体内受精呢?
据研究发现 , 最早的体内受精大约是在4.2亿-3.6亿年前的泥盆纪 , 而在此之前体外受精方式已经出现了 , 因此在很多人眼里:体外受精更原始 , 而体内受精更先进 , 其实并非如此 。
之所以现如今鱼类依旧采用体外受精的方式 , 是因为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付出的能量较少 。
我们知道 , 哺乳动物的雄性每次可释放上亿枚遗传细胞 , 而雌性每次只能分泌数量有限的卵细胞 , 这就导致哺乳动物每次繁殖后代时的数量较少 。 但对于体外受精的鱼类而言 , 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 , 都能够一次性释放大量的遗传细胞 。 比如:翻车鱼每次可释放3亿多枚卵子 。

体外受精|为什么鱼可以在体外受精,而人类则是在体内受精呢?
体外受精的好处还仅仅在于这些 , 要知道怀孕对于雌性而言是一种非常大的负担 , 在孕期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 还会增加被天敌猎杀的风险 。 比如:重度怀孕的母狼在遇到猞猁时 , 经常会被对方反杀 。

体外受精|为什么鱼可以在体外受精,而人类则是在体内受精呢?
体外受精的好处就是母亲可以不用承担怀孕之苦 , 排卵之后就可以再次恢复单身 。
尽管体外受精有着众多的好处 , 但是体外受精有一个重大的缺点 , 那就是幼崽的成活率实在是太低了 。
体外受精时 , 雌性和雄性都会在同一个地方排卵 , 利用水流的作用使两者相遇从而受精 , 然而这种方式无法确保每一个鱼子都能受精 , 因此会有大量的遗传细胞被浪费 。

体外受精|为什么鱼可以在体外受精,而人类则是在体内受精呢?
再者 , 无论是在海洋还是河流中 , 都有大量的食肉型动物 , 它们不介意将其他鱼类的鱼子当作食物 , 毕竟鱼子不会游动 , 也没有反击能力 , 就相当于天上掉下来的免费午餐 。
由于这些鱼籽没有父母的保护 , 所以在面对食肉动物时丝毫没有抵抗能力 , 以至于有许多鱼子无法成功繁殖成小鱼 。
另外 , 小鱼成功孵化之后 , 由于体型较小 , 也会面临天敌的威胁 。 以至于只有很少的个体才能存活到成年 , 参与下一轮的生殖繁衍 。 比如:翻车鱼虽然能排出3亿枚遗传细胞 , 但只有30条才能存活到成年 。

体外受精|为什么鱼可以在体外受精,而人类则是在体内受精呢?
尽管有些鱼类采用了体外受精的方式 , 但也不是所有的鱼类都对后代不管不问 , 有些鱼类对子女还是非常上心 , 比如:罗非鱼会用口衔着鱼卵 , 有了母亲的保护罗非鱼鱼卵生活环境安全了许多 , 所以罗非鱼的幼崽孵化成功率较高 。
体内受精的好处
在自然演化过程中 , 体内受精的方式被自然选择挑选了出来 。 和体外受精相比 , 尽管它们每次繁殖的后代数量较少 , 但是后代的成活率却非常高 。
体内受精的好处就是幼崽在母亲体内发育 , 母亲体内的环境相对比较稳定 , 可以为后代提供一个安全的发育场所 。

体外受精|为什么鱼可以在体外受精,而人类则是在体内受精呢?
后代在母亲体内发育一段时间之后 , 就会降临到这个世界上 。 有些动物在幼崽出生之后就不管不问了 , 比如:眼镜王蛇 , 它们有食蛇的天性 , 所以在幼崽快要孵化出之前 , 眼镜王蛇会悄悄地离开自己的幼崽 。
但是大多数动物会继续抚养幼崽一段时间 , 尤其是哺乳动物 。 哺乳动物会将难以消化的食物吃下 , 然后以乳液的方式哺乳后代 。 有了父母的保护以及喂养 , 所以哺乳动物的幼崽成活率非常高 。
由于体内受精的模式能够使幼崽的成活率较高 , 所以这种模式被自然选择保留了下来 , 以人类为代表的哺乳动物也采用了这种模式来繁殖后代 。

体外受精|为什么鱼可以在体外受精,而人类则是在体内受精呢?
总结
【体外受精|为什么鱼可以在体外受精,而人类则是在体内受精呢?】生物的生殖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 , 只要能让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 这种生殖方式就能够保留 。 鱼类之所以会采用体外受精 , 是因为它们一次性产卵量大 , 有足够的数量支撑较小的概率;而人类之所以采用体内受精 , 是因为女性每个月只会排出一枚卵 , 少量会排出多颗 , 为了后代能够存活 , 人类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抚养后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