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黑夜笼罩了大地 , 房间亮起屏幕的微光 。
打开一局《文明》 , 从史前移民起步 , 攀登科技树 , 扩充人口和生产力 。
“下一回合” , 一个声音说 。
第二天的黎明到来 , 屏幕上终于显示出胜利的图像——一艘飞向远方的飞船 。
文章图片
午后的工业党聚会开始了“冷战热斗” 。 地面上的斗争形势不利 , 你不得不押宝太空竞赛 。 很幸运 , 每一个竞赛节点你都领先对方 , 率先建立了空间站 。 配合中国牌的回归 , 你终于艰难地赢下了游戏……
文章图片
每次玩这些涉及到太空探索的游戏 , 都会有一种深深的历史感与使命感 。 人类从走出非洲到定居农耕 , 从独木行舟到环球航行 , 我们的天性就是超越已知的边界 。
二战之后 , 这个星球上绝大多数宜居地区的探索都趋于尽头 。 而对于外太空 , 我们仍然停留于夜晚时分躺在草地上 , 对着天空比一个手势 。
为了争夺这一全新领域的主导权 , 美苏两大阵营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激烈竞争 , 把人类的可达空间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 , 飞出太阳系 , 登上月球 , 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的极大进步 。
这段太空竞赛的历史纷繁复杂 , 前人记述和技术资料浩若烟海 , 许多说法还不甚一致 。 想要掌握全局 , 就需要一个专业且风趣的领路人 。
在施洋《美苏太空竞赛简史》的20讲课程中 , 他以第三方视角 , 顺着冷战中太空竞赛这条线索为大家一点点拆解 。 顺着这条线 , 你可以了解航天战略的成败得失 , 一览美苏科技竞赛的全貌 。
简言之 , 通过这门课程 , 你将得到:
1、 一部趣味横生的人类航天发展史冷战时期 , 美苏绝大多数对抗都是零和博弈 , 但是唯有在太空探索竞赛这一领域 , 算是一个积极竞争的样本 。
2、 从冷战超过5000个航天器中 , 精选点评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产品
3、 美苏两国航天历史全脉络梳理 , 细品高光时刻和惨痛教训
4、 航天领域技术和改变历史的众多航天器等知识硬核有趣科普
【航天|下一回合:飞天!】一方面 , 美苏要时刻关注对方的进度 , 根据情况选用各种策略与方法 , 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夺太空竞赛中某项成就的第一 。 这种竞赛是激烈的、非此即彼的 , 甚至带有巨大冒险性的;
但另一方面 , 这种竞赛又是基于技术进步的 , 因此又是相对有益和公平的 。
那个时代的精神 , 正如拍板实施阿波罗计划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所说:
“我们决定登月 。 我们决定在这十年间登上月球并实现更多梦想 , 并非它们容易 , 而正是因为它们困难 。 因为这个目标将促进我们实现最佳的组织并测试我们顶尖的技术和力量 , 因为这个挑战我们乐于接受 , 因为这个挑战我们不愿推迟 , 因为这个挑战我们志在必得 , 其他的挑战也是如此 。 ”这种勇敢的、自信的 , 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时代精神 , 鼓舞着人们在太空探索的竞争中奋勇前行 , 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

文章图片
当这一竞争随着苏联的解体戛然而止 , 丧失竞争对手 , 让美国失去了太空探索的热情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脚步逐渐放缓 , 直到中国的入场 , 拉开了太空探索的新序幕 。

文章图片
美苏航天竞争已经结束 , 但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微波炉、方便面、纸尿裤等等 , 都是航天科技带给我们的 。 而有关航天的小插曲、有趣见闻 , 你都能在《美苏太空竞赛简史》这门课程中了解到 。
随着中国对太空探索的加大投入 , 新一轮火星探测“小高潮”的兴起 , 人类似乎再次站到了探索太空的新起点上 。 前事不忘 , 后事之师 , 美苏两国在太空竞赛中的宝贵项目运营和工程管理经验 , 无疑是中国航天发展所要借鉴和学习的 。
那还等什么呢?快快点击查看原文参与课程吧~
推荐阅读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中国|超燃!100秒回顾中国航天2021精彩瞬间
- 刘思远|从1到100 这座“塔”不断创造中国航天奇迹
- 项目|航天长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ECMO系统研发”原理样机联调成功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
- 吴佳栋|刚刚,发射成功!
- 长三乙火箭|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 宇航|长征火箭48发全部成功!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