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资本添火,暴利电子烟还能“烧”多久?
文/蒋澆
编辑/孙明
港股中国波顿4天上涨470% , 思摩尔国际也是连创新高 , 市值突破4800亿港元 。 A股市场上 , 一众电子烟概念股随之起舞 , 东风股份、爱施德、亿纬锂能等股大幅上涨 。
遭遇最严“线上禁售令”后 , 外界曾一度疑惑电子烟企业是否可以活下去 , 而2021年伊始资本却开始纷纷加码 。 WIND数据显示 , 今年以来电子烟概念股指数累计上涨6.83% 。
除了板块大涨外 , 跨界资本也快速跑步入场 。 车企比亚迪近日公开了一种电子烟专利 , 产业链公司也在加速电子烟领域的布局 。
如火如荼的背景下 , 不禁令人思考 , 下一个爆发式风口来了?电子烟上涨潮还能持续多久?
文章图片
图1/3
暴利生意“再燃”
从火爆到沉寂 , 再到市场热捧 , 这两年间电子烟行业的发展犹如过山车一般 。
2018年 , 以替烟产品为噱头的电子烟火爆出圈 , 吸引了IDG、同创伟业等投资机构争相入局“扫货” 。 资本的助推下 , 龙舞、魔笛等电子烟品牌快速崛起 。 2019年初 , 罗永浩的加入将电子烟热潮推向小高点 。
据不完全统计 , 仅2019年上半年电子烟投资项目就超过了35笔 , 从已公布的额度来看 , 总额超过了10亿元 。
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 也引来了监管的注意 , 电子烟热潮很快被“线上禁售令”浇下一盆凉水 。
2019年11月 , 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 , 要求关闭一切电子烟的互联网渠道 , 网店下架电子烟产品和广告 。
这一政策的出台后 , 电子烟行业陷入沉寂 , 悄然由线上转入线下 。 直至2020年7月 , 电子烟制造商思摩尔国际成功登陆港股 , 电子烟才重回大众视野 。 思摩尔上市后 , 股价一路上行 , 截至1月25日收盘 , 股价报81.75港元 , 较12.4港元的发行价上涨了近6倍 。
值得一提的是 , “大牛股”思摩尔国际实际为电子雾化设备和组件的制造商 , 众多电子烟品牌都是其客户 。
头部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 , 将电子烟拉回大众视野的同时 , 也展示了行业“钱景” 。
广发基金经理郑澄然认为 , 作为近年来新近出现的电子烟品牌 , 虽然成立时间都不长 , 但它们能快速做大 , 已经从侧面反映了行业成长性强 。
研究数据显示 , 截至 2019 年 , 中国约有 2.867 亿烟民 , 行业潜在市场规模为 1129 亿元人民币 。 相较之下 , 电子烟产品的渗透率只有1.2% , 对比市场渗透率50.4%的英国和32.4%的美国 , 我国电子烟的渗透率仍然较低 。 这也意味着 , 国内电子烟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
【AI财经社|资本添火,暴利电子烟还能“烧”多久?】可观的利润、广阔市场前景 , 加之龙头企业上市的带动 , 电子烟板块近期再度受到资本热捧 。
港股方面 , 截至1月25日收盘 , 思摩尔国际市值达到4806亿港元;中国波顿由1月15日收盘价1.66港元 , 一度涨至1月21日盘中最高9.48港元 , 4天最高涨幅达470% , 1月25日收盘报7.48港元 , 市值超过80亿港元 。
A股市场电子烟概念股也“见风使舵” 。 1月25日 , 电子烟概念股再度走强 , 东风股份、永吉股份、新宏泽开盘封涨停;华宝股份、中科信息等股跟涨 。
资本热捧下的隐忧
“我们已经在布局其他的产品线 , 政策的影响太大了 , 只做电子烟太有风险 。 ”广州某电子烟制造商认为 , 尽管电子烟的“钱途”广阔 , 但监管的利剑却悬在头上 , 不知哪刻会落下来 。
目前 , 我国尚无针对电子烟产品的法律 。 但从过往的动态来看 , 从最开始明确加热不燃烧产品属于烟草制品、禁止销售此类产品 , 再到2019年要求关闭电子烟线上销售渠道 , 以及卫计委透露立法监管的一系列举措来看 , 监管的态度越加趋严 。
除了政策监管外 , 税收的影响也是电子烟行业“达摩克利斯之剑”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随着国内电子烟市场的快速膨胀 , 未来5年内国家很可能会调整税收 , 电子烟的利润空间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
在我国 , 烟草行业一直是财政税收的重要贡献者 。 据了解 , 每条调拨价格在70元以上的甲类卷烟税率为销售额的56% , 70元以下乙类卷烟的消费税税率为36% 。 同时以每条为单位 , 再征收0.6元 。 另外 , 在卷烟批发环节 , 还要征税 。
无论是监管政策 , 还是税收影响 , 都意味着电子烟恒业充满未知和风险 。 对于电子烟企业而言 , 更为棘手的问题是严监管下导致发展受限、以及竞争加剧后的挑战 。
文章图片
图2/3
自2019年 , 线上禁售令颁布后 , 电子烟企业纷纷为寻求出路、转向线下渠道或者出海发展 。 令这些商家忧虑的是 , 不仅是国内监管趋严 ,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甚至禁止电子烟 。
从思摩尔国际最大的销售市场美国来看 , 一方面要求电子烟产品上市前要经过PMTA审核 , 审核周期长达2年 , 耗资2000万美元 。 另一方面 , 美国又禁止销售调味型封闭式电子雾化器(烟草或薄荷醇香味除外) , 而在2019年思摩尔国际销往美国的封闭式电子雾化设备中36.4%为调味型 , 占总营收约9.4% 。
2020年 , 美国电子烟市场发生不少死亡事件 , 电子烟巨头JUUL的产品销售就曾受到巨大打击 。 同年10月 , Juul宣布将裁员逾一半 , 以节省现金 。
不仅如此 , 包括菲律宾、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内的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甚至禁止销售电子烟 。
海外市场受限 , 国内市场发展也面临挑战 。 相比线上渠道 , 线下运营成本加大 , 竞争环境更为恶劣 。 YOOZ创始人蔡跃栋曾对媒体表示 , YOOZ加盟店不收加盟费 , 还会给店家高昂的补贴 , “只要开在商场 , 最高的能补贴两个月的租金 , 通过货物的形式补贴 。 ”
品牌商补贴式加盟扩张 , 虽然有助于打开线下市场 , 但也造成了毛利率减少的问题 。
“若有足够的耐心 , 电子烟将是一个具有爆发潜力的投资机会 。 ”某投资经理对于电子烟的发展给予了肯定 , 但这样的未来是否会到来 , 还需要解决“安全性”问题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 , 电子烟“无疑有害” 。 世卫组织“无烟运动”项目主管维纳亚克·普拉萨德说 , 除尼古丁 , 电子烟含有金属元素的雾化剂“可损害心脏 , 所有(雾化剂)都证明可损害肺 。
文章图片
图3/3
国家卫健委的一项调查 , 选取了18个排名前列的品牌 , 对20多种规格的电子烟进行检测 。 检测结果显示 , 几乎所有产品都会产生了重金属铬(Cr) , 这些产品还检测出了甲醛、乙醛和丙烯醛 。 这类物质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强烈刺激作用 , 其中甲醛是致癌物 。
另一面 , 电子烟的减害性被研究得到证实 。 英国公共卫生部(NHS)曾公开发表报告 , 电子烟比香烟减害95% , 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戒烟 。
“除非有颠覆性的创新 , 或是在健康方面取得突破 , 电子烟市场才能真正的爆发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 , 但随着健康概念的普及和全球禁令的加严 , 电子烟行业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
备受争议的电子烟 , 是否真正安全 , 是否有利于减少烟草带来的伤害 , 至今尚未有答案 。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Top10|中国十大科技富豪2021创最惨纪录:财富蒸发5000亿元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
- 银行|聚焦“财富管理”首届中信银行APP节全程直播
- the|反垄断下狂“敛财”?美国五大科技公司年营收有望达到9万亿
- 信息|财报识别系统教你怎样做好金融信贷审批工作!
- 视点·观察|争夺乐视大厦
- Top10|资本在哪座城市布局热情高?中国硬科技发展指数公布
- Top10|2021年财富增长最快十大富豪:马斯克增加1098亿美元居首
- 信息|华夏基金智能排雷系统 入围首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