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到了和Touch Bar说再见的时候了
网友都说新浪众测不讲武德 , 数码新品说发就发 , 新奇好物说送就送 。 不怕你没想法 , 就怕你不行动 , 加入新浪众测 , 和数码大V一起聊产品 , 谈体验!
微软又向苹果开炮了 。
最近微软放出了一部新广告 , 将 Surface Pro 7 与 MacBook Pro 对比 , 而广告中对 MacBook Pro 最大的吐槽就是关于‘Touch Bar’ , 微软希望用这种对比 Surface Pro 7 触控功能的强大 。
为什么不能给我整个触控屏呢?
文章图片
图1/16
不过这份吐槽可能很快就要过时了 , 根据彭博社和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报告 , 苹果将会对下一代 MacBook Pro 进行大调整 , 其中就包括去掉 Touch Bar, 重新换回功能按键 。
Touch Bar 是键盘的一部分 , 却被当做屏幕用
2016 年苹果推出的 MacBook Pro , 让不少 Mac 忠实用户为之鼓舞 , 毕竟重量和厚度都小了一些 , 新模具设计看起来也不错 。
当然 , 除了那个让人疑惑的 Touch Bar , 苹果将原本电脑上的功能按键替换成了一块长条形的 OLED 屏幕 ,除了固定的功能按键 , 还能自定义相关按键 。
文章图片
图2/16
▲ Touch Bar 由三部分组成 , ESC 按键、应用区和系统控制快捷按钮 。
新设计一经发布 , 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操作 , 比如说发 emoji 表情、类似 cover flow 的方式浏览图片等 , 同时对它的质疑也不少 , 不少用户认为它是鸡肋 。
而回顾苹果的历史 , 砍掉键盘换成屏幕这种操作它干的并不少 。
文章图片
图3/16
早在 2007 年 , 乔布斯在初代 iPhone 发布会上就对比了 Nokia、Moto Q、BlackBerry 等手机 , 调侃他们的全键盘设计 , 在乔布斯看来根本不需要这么多按键 。
不管你用还是不用 , 这些键盘都在那边了 , 它们不可能根据应用而自我调整 , 你之后的好想法也不可能再实现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苹果去掉键盘换成了屏幕 , 也就是初代 iPhone 。
那么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 , iPhone 的大屏幕被人们所认可 , 而 Touch Bar 至今仍然广受争议呢?
文章图片
图4/16
答案还是得从 Touch Bar 本身来找 ,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它是一块屏幕 , 而且是键盘的一部分 , 而非屏幕的一部分 。
对比一下就知道 , 手机去掉键盘前后 , 都需要眼睛加入才能完成交互反馈 , 并不会有交互或效率上的冲突 , 转换是很自然的 , 只需要将原本的实体键盘换成虚拟键盘 , 而不需要键盘时就显示其他有价值内容 。
但 Touch Bar 不一样 , 在 MacBook Pro 上它是键盘的延伸 , 它的交互方式本身又和键盘有冲突 。
文章图片
图5/16
将它放到整个电脑的操作流程中你就会发现 , 常常会被打断 , 因为要常常去看 Touch Bar 那块屏幕 , 比如选择 emoji 表情、调整音量等 。
键盘虽然是固定的 , 但这也让人熟悉之后 , 能够不看着它操作 , 更何况它还有明显的起落反馈 。
此外就是误触问题了 , 因为屏幕的反馈需要人眼观察才能收到 , 而键盘往往是通过触感获知反馈 , 不看着屏幕按指纹识别按键时常常容易误触到 Siri 按键 , 使用频率更高的 ESC 按键误触频率就更高了 。
文章图片
图6/16
▲ 实体 ESC 按键 。图片来自:9To5Mac
后来苹果在 2019 年发布的 MacBook Pro 16 寸中重新用回了实体 ESC 按键 , 而且指纹识别按键和 ESC 键与屏幕触控条之间也增加了一定间距 , 减少误触 。
说到底 , 电脑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还是一台生产力设备 , 人们肯定不希望在工作流程中被频繁打断 , 这就造成了 Touch Bar 不仅交互上和键盘冲突 , 学习成本更是增加了不少 。
原本这也不算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 无论电脑还是手机 , 都存在一定学习成本 , 但只要它们能创造一定的价值 , 人们还是愿意付出时间去学习 。
文章图片
图7/16
▲ 发送 emoji 表情是 Touch Bar 最常见的操作之一
而 Touch Bar 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于此 , 相应的适配应用不算多 , 或者不少适配设计提供的体验提升不够明显、价值不够高 , 不能让人们迁移 。
食之无味 , 弃之可惜
苹果刚刚推出 Touch Bar 设计时 , 无论用户还是应用开发商 , 对它都有不低的兴趣 , 苹果也为之适配了多个系统应用 , 例如 Safari 会展示网页缩略图 , 用户可以通过它快速切换 。
生产力应用 Final Cut Pro 也有适配 , Touch Bar 可以显示剪切、选择片段、导入素材等 , 最受关注的应该还是滑动浏览时间条的操作 。
文章图片
图8/16
▲Final Cut Pro 适配 Touch Bar 的操作选项 , 包括剪辑、选择等多个选择
可以说苹果希望用这块细长的屏幕改变人们使用电脑的交互方式 , 从按键到滑动、触摸等 。 实际上也不止苹果一家想改变键盘和电脑的交互方式 , 罗技曾推出了一款带旋钮的 Craft 的键盘 。
甚至于罗技还专门和 Adobe 合作 , 用户在使用 Photoshop 时可以使用旋钮来调节画笔或选取大小 。
文章图片
图9/16
而 Adobe 也为苹果的 Touch Bar 适配了类似的功能 , 甚至更多 , 常见的图层属性、画笔和绘画属性等均可以设置 , 还有滑动调节画笔的大小 。
不过这些调整显然没能获得普及 , 就生产力应用本身来说确实比较小众 , 能影响的范围有限 。
我曾经询问过身边使用 MacBook Pro 16 英寸剪辑的朋友 , Touch Bar 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设计 , 使用的最多的功能就是滑动剪辑时间条 , 或者是给朋友、同事预览视频 。
文章图片
图10/16
它的确有一定价值 , 但和整个操作流程对比 , 仅仅占了很小一部分 。
而无论是 Touch Bar 还是罗技的键盘 , 虽然在体验上有一定的提升 , 但对比传统键盘加鼠标的交互方式 , 仍然不算很好 , 毕竟许多操作都可以使用快捷键替代 , 用多了快捷键之后肌肉记忆也比滑动屏幕操作更快 。
专业化、效率化的方式没能影响到大众 , 那么规模化的方式呢 。 很遗憾 , 还是没能普及 , 虽然像微软 office、网易云音乐等大批应用都适配了 Touch Bar, 但它们大多都是按钮类操作 。
文章图片
图11/16
像是 Mac 版 PowerPoint 上的‘重新排列对象’功能 , 点击后就能显示 PPT 上的所有图层 , 进而快速选择需要编辑的那一张 。 网易云音乐也是播放、显示歌词等 。
归根结底 , Touch Bar 还只是一块特别小的屏幕 , 能显示的内容非常有限 , 这也是为什么它大多还是显示按钮 。
虽然通过屏幕替换功能键的方式让 MacBook Pro 获得了更多的灵活性 , 但屏幕太小 , 内容再灵活调整也改变不了多少 , 像华硕灵耀 X2 Pro 这种 , 屏幕足够大 , 显示的内容足够多 , 就可以作为副屏使用了 。
文章图片
图12/16
▲ 采用双屏幕设计的华硕荣耀 X2 Pro
套用我身边一位 MacBook Pro 2020 用户的话来说 , 就是:
对 Touch bar, 可谓是又爱又恨 , 看歌词类的操作确实比较不错 , 但屏幕还是太小了 。
好用有趣的应用少 , 效率提升不明显 , 真可谓是‘鸡肋鸡肋 , 食之无味 , 弃之可惜’ 。
该和 Touch Bar 说再见了
经过近 5 年的发展 ,Touch Bar 的实际表现仍然不如人意 , 而之所以拖这么久没有换掉这一设计 , 恐怕也和苹果本身的产品更新策略有关系 , 毕竟上次 MacBook Pro 系列产品大更新已经是 2016 年了 。
彼时 , MacBook Pro 的更新主题显然是轻薄化 , 全系改换为 USB-C 接口 , 蝶式键盘、Touch Bar 等 , 让机身相比 2015 款在重量和厚度上都小了不少 。
文章图片
图13/16
▲ 更新前后的 MacBook Pro 数据对比
产品发布后不久 , 就有分析师表示短键程、紧凑设计的蝶式键盘会逐渐改变 MacBook 用户使用键盘的习惯 , 配合 Touch Bar 最终让苹果实现‘用具备按压反馈的触控面板取代实体键盘’的目标 。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 蝶式键盘频频翻车 , 苹果对它进行了多次设计调整 , 最终还是换回了剪刀脚键盘 , 而现在也轮到 Touch Bar 了 。
根据 iFixit 的对比拆机图就能发现 , MacBook Pro 和 MacBook Air 的模具设计几乎没有改动 , MacBook Air 原本的风扇位置甚至被换成了一块金属拓展板 , 内部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
文章图片
图14/16
再加上 M1 芯片在能耗方面的优秀表现 , 下一代 MacBook 产品改换模具实属正常操作 。
根据彭博社发布的报告 , MacBook 系列将迎来大变革 , 屏幕边框都将进一步调小 , 而 MacBook Air 系列则会朝着更轻薄的方向调整 , 这其实也是解决上次 MacBook 系列调整留下的问题 。
从 MacBook Pro 2016 款开始 , MacBook Pro 和 MacBook Air 之间的厚度和重量就越来越接近 , 重量差距不过 100 多克 , 虽然 MacBook Air 楔型设计会显得更轻薄 , 但两者最厚度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 。
文章图片
图15/16
▲ 目前在售的 MacBook Pro 和 MacBook Air 在重量和厚度上的差距并不大
下一代 MacBook Air 追求更轻薄 , 正是为了解决两者相似的问题 , MacBook Pro 的设计更偏向生产力 , 而非极致的轻薄 。
报告中明确提到了下一代 MacBook Pro 将移除 Touch Bar 设计 , 重新用回传统的实体功能按键 , 此外还有 MagSafe 磁吸式充电口、增加存储卡接口、4 个 USB 4 接口等改变 。
文章图片
图16/16
替换实体按键、增加接口 , 显然是有利于专业内容生产者的 , 曾担任苹果副总裁的高管菲尔·席勒在 2019 年 MacBook Pro 16 英寸上改回剪刀脚键盘设计时 , 就提到了专业用户对新键盘的反馈十分热情 。
Touch Bar 的出现 , 承载着苹果用触控屏替代实体键盘的野望 , 但尴尬的交互、不够丰富的功能、过小的屏幕都限制了它的发挥 , 最终只能沦为鸡肋 , 在使用体验上并没能和之前的实体功能按键拉开差距 。
【爱范儿|到了和Touch Bar说再见的时候了】在下一代 MacBook Pro 强调生产力的背景下 , Touch Bar 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the|美FDA将批准辉瑞为12-15岁儿童提供COVID-19加强针
- 幼儿园|多彩民俗迎新年
- Apple|苹果放弃英特尔的决定在今年得到了回报
- 互联网|首儿所互联网医院办公区启用 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Tesla|特斯拉V11软件版本的用户界面变化得到了司机的强烈批评反馈
- 硬件|亚马逊智能音箱被曝怂恿儿童玩致命游戏:摸电门
- 视频|媳妇儿,我是真心的
- 时间|连微软都参与寻找的马约拉纳费米子,被他率先观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