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呵护创新的“好奇心”

【想象力|呵护创新的“好奇心”】好奇心 , 可说是对未知事物特别关注的强烈兴趣 , 对陌生领域刨根问底的极大热情 , 对熟悉领域潜心钻研的无限执着 。
没有好奇心 , 就没有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 面对迢迢银河 , 想象着牛郎织女 , 演绎出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 源自民众的好奇心;创立“日心说”、揭开天体中许多奥秘 , “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 源自科学家的好奇心 。 与成年人相比 , 娃娃们的好奇心更加丰富多彩 。 比如 , 看到蜻蜓 , 他们就会联想到飞机 , 好奇飞行的原理;看到花朵 , 他们就想到公园 , 会问如何建造……尽管孩子们很稚嫩 , 但他们有时所展现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 的确可贵 。
从半空中投掷鸡蛋 , 怎样才能让它完好无损呢?这曾是几个孩子的好奇心 。 一位中学老师就此设计了“投蛋竞赛” , 要求参赛各队从高处平台上同时投下一个生鸡蛋 , 落地时不得损坏 , 取最后落地者为第一名 , 并强调不准用绳子拴着鸡蛋往下扔 。 孩子们的办法五花八门 , 有一个队别出心裁:他们把鸡蛋装在填充着棉花的木盒里 , 然后绑在一个小降落伞下面 。 最终 , 该队不仅获得第一名 , 还被评为“最具创意奖” 。 事实表明 , 关注孩子的好奇心 , 努力搭建探索与展示的平台 , 能够助其增加对科学的兴趣 , 有效培育创新精神 。 生活中 , 有些发明创造 , 正是从孩子们的大胆设想或灵机一动起步 , 而后再由成年人帮助完成的 。
在一些人看来 , 娃娃们的某些好奇心似乎太过“出奇” , 甚至带有某些“破坏性”“危险性” 。 但如果缺乏包容 , 动辄呵斥一番、下一道禁令 , 便可能毁掉一个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 教育家陶行知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一位朋友的孩子 , 把家里新买来的一个金表拆坏了 , 他的朋友就惩罚了孩子 。 陶行知听说后 , 建议这位朋友带着孩子把金表送到修表铺 , 在钟表师傅修理时 , 让孩子在一旁跟着学习如何修表 。 这样一来 , 修表铺成了课堂 , 修表匠成了老师 , 孩子不仅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 还由此获得了新的知识 。 涵养理性的态度和方法 , 既呵护珍贵的好奇心 , 又让好奇心中蕴藏的创造火花得以迸发 , 往往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
爱因斯坦说过 , 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 推动着进步 ,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是无限的 , 蕴含着创造的源泉 , 寄托着未来的希望 。 面对孩子们的好奇心 , 满腔热忱地予以呵护、积极引导 , 努力提供必要的条件 , 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就将脱颖而出 , 为建设科技强国厚植人才沃土 。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08日 04 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