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反垄断剑指平台经济 聚焦“二选一”“大数据杀熟”

_原题是:反垄断剑指平台经济 聚焦“二选一”“大数据杀熟”
● 本报采访人员 彭扬 赵白执南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月7日消息 ,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印发 。 《指南》针对社会各方反映较多的“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热点问题做出专门规定 , 明确了相关行为是否构成垄断行为的判断标准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反垄断剑指平台经济 聚焦“二选一”“大数据杀熟”】针对“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热点问题 , 《指南》明确 , 认定平台经济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 通常需要先界定相关市场 , 分析经营者在相关市场是否具有支配地位 , 再根据个案情况分析是否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
《指南》明确“二选一”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定交易行为 。 “二选一”是社会公众对平台经营者要求平台内经营者不得在其他竞争性平台经营等不合理限制行为的概括性说法 。 《指南》明确了构成限定交易行为可以考虑的因素 , 其中包括平台经营者要求平台内经营者在竞争性平台间进行“二选一”或者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行为 。 同时 , 《指南》从惩罚性措施和激励性措施两个角度 , 进一步细化了判断“二选一”等行为是否构成限定交易的标准:平台经营者通过屏蔽店铺、搜索降权、流量限制、技术障碍、扣取保证金等惩罚性措施实施的限制 , 因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产生直接损害 , 一般可以认定构成限定交易行为;平台经营者通过补贴、折扣、优惠、流量资源支持等激励性方式实施的限制 , 如果有证据证明对市场竞争产生明显的排除、限制影响 , 也可能被认定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
《指南》明确“大数据杀熟”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差别待遇行为 。 “大数据杀熟”是社会公众对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 , 从而收取不同价格等行为的概括性说法 。 《指南》明确了构成差别待遇可以考虑的因素 , 其中包括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基于大数据和算法 , 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使用习惯等 , 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 。 关于认定交易相对人是否“条件相同” , 《指南》特别规定 , 平台在交易中获取的交易相对人的隐私信息、交易历史、个体偏好、消费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影响认定交易相对人条件相同 。 实践中 , 如果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对不同的消费者实施不同的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 , 可能构成差别待遇行为 。
《指南》为加强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提供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制度规则 , 有利于反垄断执法机构统一执法标准、提高执法透明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