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加强国际合作
外形粉红淡雅形似兰花的“明星”昆虫兰花螳螂、通过抢救性保护和人工繁育方式获得的白旗兜兰、东南亚热带雨林的代表树种龙脑香科植物……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称版纳植物园) , 这些珍稀的动植物都可以找到 。
近年来 , 版纳植物园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实现高质量发展 , 在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版纳植物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 , 于1959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 , 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 目前 , 园内收集有活植物13000多种 , 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 , 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 , 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 , 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 。
秉持开放合作理念 , 版纳植物园国际交流频繁 , 现有118名外籍人士在此工作 , 其中外籍职工10人 , 外籍留学生88人 , 外籍博士后20人 。
英国籍研究员高力行是国际著名热带生物学家、世界保护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 2012年7月起 , 高力行担任版纳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主任、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 。 高力行致力于开展中国热带地区植物物种“零灭绝计划” , 对云南南部植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全面评估 , 为下一步制定有效的保护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 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 , 版纳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重要团队 , 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在全球的影响力 。 2016年 , 高力行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 据了解 , 该奖项是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 。
面向国际化发展过程中 , 版纳植物园也在积极“走出去” 。 2015年 , 版纳植物园集中中科院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力量 , 以缅甸为基地成立了“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 在中缅双方合作下 , 中缅联合科学队经过九次大规模野外考察 , 共发现700多个动植物新物种 。 该中心成为中国和东南亚区域科技合作的典范 。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加强国际合作】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 版纳植物园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热带植物科学研究基地、热带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和科学知识传播中心 。 在热带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 。 目前 , 版纳植物园与5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有着广泛交流与合作 , 其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 近年来 , 版纳植物园面向外国研究生及学者开设了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 , 累计收到来自55个国家近1200份申请 , 现已有39个国家的331名申请者参加了培训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曹 松
推荐阅读
- 材料|中科院成功研制出 4D 打印血管支架
- 青少年|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走进三亚中小学校
- 重整|中科院 3D 打印制备车载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 风险|中科院院士王建宇:商业航天很火但风险也比较大
- 轻喜剧|中科院物理所推出科普轻喜剧《闹起来,费先生》
- 技术|中科院成都分院启动入驻成都科学城
- 大气|国际一流!就在青海冷湖
- 疫情|中科院报告:2020年中国共出版科普图书近亿册
- 制氢|新突破,中科院披露,甲醇制氢取得进展,可用于车载燃料电池,概念股一览
- 方面|中科院在智能电网大数据方面研究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