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幸福看这里|幸福是“奔”出来的

世界各国的神话中 , 与月亮相关的神多为女神;
文学艺术作品中 , 月亮常常是女性的化身;
而在以“嫦娥”命名的我国探月工程中 , 也有许多女科技工作者贡献着她们的智慧……
在中国航天界 , 有这样一位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嫦娥”——
30多年来 , 她几乎全身心投入到了中国航天事业 。 从载人航天 , 到探月工程 , 再到火星探测 , 她的每一次跨越 , 都是中国航天发展的生动见证 。
她是张玉花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我国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 。
1968年中秋节 , 张玉花在湖州出生 , 小名唤作“秋月” 。 1990年大学毕业后 , 张玉花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工作 。
当年 , 航天工程师是清一色“理工男” , 突然出现一位女性 , 科室领导都不知该给她派什么样的活儿 。
正好当时国家要对载人航天领域进行技术储备 , 张玉花被派到了新领域 。 此后 , 她作为主要成员 , 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分系统论证工作 。 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 , 她又参加了载人飞船电源分系统的研制工作 , 并作为电源分系统主要设计人员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9年至2007年 , 张玉花作为805所载人航天行政负责人 , 带队顺利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的靶场试验与发射任务 , 为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作出了贡献 。
2004年 , 探月工程立项的消息传来 ,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提出开展探月二期工程论证和研究 。 一切从零开始 , 张玉花从载人航天领域 , 勇敢地转向陌生的探月领域 。
2013年12月1日 ,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 , 玉兔一号月球车于2013年12月15日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在月球表面的巡视勘察工作 。 然而 , 2014年初 , 玉兔一号月球车在行进时被石块磕伤 , 行程终止在了114.8米 。
那是中国航天第一次触及月面 , 虽然工程目标圆满完成 , 但玉兔一号为什么走不远?张玉花和团队成员 , 一遍又一遍分析原因、检查失误 。 短短几天 , 她就急得满嘴生泡 , 嗓子一下子全哑了 。
【工程|幸福看这里|幸福是“奔”出来的】“当召集大家开会的时候 , 我还能理智地分析问题、检查原因 , 但回到宿舍 , 一个人忍不住大哭了一场:如果能设计更多的冗余方案 , 如果能指挥地面操作人员慢一点 , 如果……但往事已不可追 , 只能重新出发 。 ”
憋着一口气 , 张玉花下决心要让玉兔二号走得更远 。 她带领团队优化设计 , 专门从吉林运来火山灰模拟月壤 , 当月球车走在火山灰上 , 整个试验场都弥漫着灰尘 , 吸入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造成刺激 。 为避免扬起灰尘 , 夏天试验场不能开空调 , 室内温度达到40多摄氏度 。 张玉花和试验人员只能戴着口罩 , 穿着雨衣、雨鞋 , 大汗淋漓地做试验 。
2018年12月8日 ,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升空;2019年1月3日 , 在月球背面预选区着陆 , 玉兔二号完成与嫦娥四号着陆器的分离 , 驶抵月球背面 , 首次实现了在月球背面着陆 。
如今 , 正在月球背面执行任务的玉兔二号不负众望 , 一切正常 。 截至2021年1月20日 ,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分别完成第26月昼工作 , 已在月面工作749个地球日 , 累计行驶里程628.47米 。
“玉兔一号和玉兔二号就像我的两个女儿 。 如果有机会上月球 , 我一定先到月球正面看望玉兔一号 , 为她包扎一下伤口;再到月球背面看望玉兔二号 , 表扬她是好样的 , 嘱咐她要走得更远更长!”张玉花说 。
“人类不会永远躺在地球的摇篮里 , 为了自己的求知欲、为了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 , 我们将会走得更远 , 到别的行星 , 甚至到别的恒星系 。 ”张玉花说 , “再苦再累 , 只要坚持往前跑 , 总会逐渐接近自己的梦想 , 实现一个无悔的人生 , 幸福是‘奔’出来的!”
采访人员:张建松、丁汀、袁全
编辑:冷彦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