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刚果超4%艾滋病感染者可“自愈”,远高于目前认识
文章来源于医学新视点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HIV大流行的起源可追溯到刚果河流域 。 刚果的HIV流行率高 , 近期监测数据显示可能高达11%;而且 , 由于紧邻携带SIV(猴免疫缺陷病毒 , 与HIV密切相关)毒株的灵长类动物栖息地 , 刚果等国家的HIV流行情况也具有高度的病毒遗传多样性 。 自然 , 这也是HIV监测的重点地区之一 。
近日 , 《柳叶刀》旗下期刊EBioMedicine发表一项重要监测发现:刚果地区有2.7%-4.3%的HIV感染者可能是潜在的精英控制者(elite controllers)——未接受药物治疗 , 就能以某种未知的方式 , 自发将HIV病毒载量控制到无法检测的水平 。 这一比例远高于人们目前的认识 , 通常认为 , HIV感染者中不到1%具有这种抑制HIV复制的能力 。
这提示 , 刚果河流域的部分人群或许具有控制HIV感染的独特能力 , 对这些精英控制者的研究可能会为了解病毒抑制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
文章图片
图1/3
这项监测研究于2017-2019年期间在刚果金沙萨市的48个临床中心开展 , 共有10457人接受了HIV快速诊断检测 。 同时 , 所有人也接受了血清学检测(通过雅培ARCHITECT HIV Ag/Ab Combo检测) , 1968人检出抗体阳性并进一步接受病毒载量测定(通过雅培RealTime HIV-1 viral load) 。 此外 , 还进一步通过多种检测手段对这些人群血液样本进行病毒载量的交叉验证、HIV测序 , 并检测其他血液传播病毒和用药情况 。
数据表明 , 共有429人(21.8%)HIV血清学阳性但病毒载量低于可检测水平 。 对于这些病毒载量检测阴性的结果 , 研究团队已经系统排除了采集点偏差、样品完整性和病毒遗传多样性的潜在问题 。
进一步检测发现 , 约60%(209/354)的被检测者血样中有服用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的证据 , 但这些患者此前并未报告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 。 对抗体检测结果交叉验证 , 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Western blot , WB)提示有12%的人此前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为假阳性(49/404) 。 未服药、且对WB检测呈阳性或不确定结果的人群 , 再结合血清学检测结果和HIV快速诊断结果进行判断 。
文章图片
图2/3
最终 , 在血清学检测呈阳性的人群中 , 研究团队将符合以下多个检测结果的感染者定义为潜在的精英控制者:
病毒载量阴性(VL-)、且未服用抗逆转录药物(ART-)、且WB检测阳性(WB POS);
或病毒载量阴性(VL-)、且未服用抗逆转录药物(ART-)、且WB检测不确定(WB IND) , 且快速检测阳性(RAPID POS) 。
综合评估后 , 预计刚果人群中约2.7%-4.3%的感染者是潜在的精英控制者 。
这一结果也促使研究团队重新回顾了历史监测数据 。 他们分析了1987年(首个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问世前)和2001-2003年期间从刚果收集的样本——并从这些样本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 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 , 刚果地区相当大比例的个体能够自行控制HIV感染 。
文章图片
图3/3
此外 , 之前有研究表明刚果的邻国喀麦隆 , 潜在精英控制者多达2.95% , 这一现象可能并非刚果所独有 。 研究团队也因此挖掘了他们原先收集的喀麦隆历史数据 , 推测精英控制者比例约2.5%-5.8% 。
【新浪科技综合|刚果超4%艾滋病感染者可“自愈”,远高于目前认识】因此 , 研究团队提出 , 总体而言非洲中西部相当高比例人群具有控制HIV-1感染的天然能力 。 研究主要局限在于这是横截面研究 , 难以判断有多少人真正能够长期自行控制HIV感染 , 即难以准确估算真正的精英控制者 。 对这些人群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开发提供更多洞见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