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驱动IC价格继续上涨 延长液晶面板涨价周期

本文来自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王伟
芯片全球缺货和涨价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 即将波及到液晶面板产能和价格走势 , 电视、笔记本电脑等IT终端产品或将是下一块倒下的“骨牌” 。
据媒体报道 , 今年第二季度驱动IC价格将继续上涨 , 涨幅在20%-30%左右 。 这一消息 , 无疑将给已持续涨价8个月液晶面板再“添一把柴” , 液晶面板涨价周期有望延长至2021年年底 。
新一轮涨价开始在即
据了解 , 2020年10月驱动IC已经开启一轮涨价——集创北方、富满电子、明微电子等驱动IC企业在国庆节后纷纷宣布调价 , 下半年驱动IC供应情况也一直处于趋紧状态 。 谈到此次驱动IC涨价原因 , 业界人士指出 , 新冠肺炎疫情后 , 电子产品需求的大幅增长加剧了驱动IC出现供不应求状态 。
据媒体报道 , 进入第二季度 , 驱动IC还将迎来新一轮涨价 , 此次涨价源于中国台湾上游晶圆厂陆续缩减液晶驱动IC产量转产更高利润产品的策略 。 具体来说 , CINNO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周华表示 , 台积电8英寸产能逐步转向高毛利产品 , 中芯、华虹继续提升DDIC相关产能、三星、海力士将收紧DDIC相关产能 。
据了解 , 凭借其成熟稳定的技术及完善的供应链 , 中国台湾企业在液晶驱动IC(TDDI/O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 产能变化举足轻重 。 CINNO Research产业调研数据显示 , 2020年全球DDIC晶圆产能供给中 , 中国台湾地区产能份额约为61% , 中国大陆约为13% 。
行业纷纷预计 , 中国台湾地区相关企业的这一决定将引起新一波驱动IC涨价 , 预计涨幅不低于20% , 最高可超过30% 。 业界也判断 , 涨价将带动中国台湾地区LCD驱动IC设计产业第一季度毛利率有望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记录 。
或将延长液晶面板涨价周期
驱动IC的新一轮涨价或将再次延长液晶面板涨价周期 。 早前 , 显示产业人士对液晶面板涨价周期结束时间的判断是至少会持续至今年上半年 。 而基于产业对驱动IC涨价将持续至2022年的判断 , 或将“绑架”液晶面板涨价周期一起延长至2021年底甚至2022年上半年 。
进入3月 , 彩电行业进入传统的新品发售季节 , 彩电厂商纷纷积极备货 , 液晶面板需求仍在不断增加 。 目前 , 国内几家龙头LCD面板厂已经高稼动运转状态 , LCD面板一直处于满产满销状态 , 对显示驱动芯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
显示驱动芯片供应商收缩产能 , 一定会影响芯片价格的再次上涨 , 驱动IC涨价后 , 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 液晶面板首当其中 , 价格将应声而涨 , 给LCD面板涨价的火热局面再填一把柴 。
专业机人士预计 , 2022年驱动IC产能紧张的情况有望在2022年得到纾解 , 芯片价格也将因此有所回落 。 CINNO Research预测 , 2022年全球DDIC供需比将逐步缓和至1.10 , 而2020年该数值是1.01 。
目前 , 已经有产业人士判断驱动IC将延长LCD涨价周期至2021年年底 。 中国台湾群创光电总经理杨柱祥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 , 整个2021年LCD面板将供不应求 。 芯片、玻璃和水短缺将影响今年的LCD面板供应 , 芯片供应瓶颈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 。
【新浪科技综合|驱动IC价格继续上涨 延长液晶面板涨价周期】对于驱动IC供应趋紧的曲面 , 行业专家指出 , 2021我国显示驱动芯片本土化配套率有望得到提高 。 周华指出 , 未来随着合肥晶合、中芯产能的扩张 , 预计2021年中国台湾地区产能份额略降至58% , 中国大陆产能份额增至2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