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股价大幅回调逼近成本线 高瓴资本的“作业”还能抄吗?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许媛
实习采访人员 强亚铣
曾经高调入局光伏、新能源赛道的高瓴资本 , 正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回调 。
3月20日 ,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 , 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不断强调 , 高瓴按照“碳中和”技术路线图 , 深入布局了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产业链上下游 , 将持续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布局 。
【成都商报|股价大幅回调逼近成本线 高瓴资本的“作业”还能抄吗?】业内分析 , 张磊的发言与近期A股市场光伏、新能源等板块的深度回调有关 。 春节后 ,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已经快跌近高瓴资本的成本线 。
对于张磊的发言 , 有不少投资者调侃:“地球人都知道你买宁德时代和隆基股份了 。 ”
股价犹如过山车
“抄作业”变成“抄底”
高瓴资本向来在A股市场上有很强的号召力 , 一些投资人曾表示:“在A股里不懂选个股 ,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抄高瓴资本的作业’ 。”
这两年 , 高瓴资本全面进军新能源产业链 。 在新能源电池方面 , 去年7月 , 高瓴资本以161元/股的价格 , 斥资百亿元投资了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 , 成为其第九大股东 。
高瓴入局以后 , 宁德时代开始大涨 。 今年1月8日 , 最高涨至424.99元/股 , 高瓴的投资浮盈约2.6倍 。
去年9月 , 高瓴又以72元/股、总价15亿元认购了电池隔膜巨头恩捷股份 。 该股最高涨至168.5元/股 , 又为高瓴赚超一倍 。
去年12月 , 高瓴买入光伏板块的两大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 。
根据通威股份去年12月10日发布的定增发行情况报告书 , 此次定增的发行价格为28元/股 , 发行股份数量2.13亿股 , 募集资金总额59.8亿元 , 高瓴资本在这次定增中认购了5亿元 。
买入通威股份10天之后 , 隆基股份联合创始人、重要股东李春安以70元/股的价格 , 向高瓴资本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亿股 , 交易对价总额约为158.41亿元 。 交易完成后 , 高瓴资本成为隆基股份的第二大单一股东 。
按2月10日通威股份最高涨至55.4元来算 , 高瓴资本盈利近一倍;隆基股份在高瓴买入后也是一路猛涨 , 至今年2月18日一度达到125.55元 , 高瓴资本最高浮盈超过120亿元 。
但春节过后 , 光伏、新能源板块突然迎来一波调整 , 通威股份等股价犹如坐了一趟“过山车” 。 以通威股份3月19日收盘价78.96元/股计算 ,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 高瓴资本的盈利又大幅缩水逾105亿元 。
除了盈利大幅收窄 , 光伏板块一些个股的回撤 , 已经逼近高瓴资本的成本线 。
今年2月18日 , 高瓴资本斥资2亿美元参与了比亚迪的最新一轮定向增发股票的购买 , 认购价格225港元/股 。 但此后 , 比亚迪一路走低 , 最低触及162.03港元 , 按此价格估算 , 高瓴资本最高浮亏近28% ,
如今市场都很关注:通威股份与隆基股份会不会像比亚迪一样跌破高瓴的成本线?
市场出现分歧
张磊持续唱多
华安证券昨日发布研报指出 , 新能源行业的基本面目前出现了一定分歧 , 短期数据来看 , 1-2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没有受到影响 , 海外出口数据持续向好 , 下游需求终将恢复;中期来看 ,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 碳中和的推广利好新能源装机 , 政策基调持续向好;长期来看 , 光伏发电占比仍然较低 , 未来空间巨大 。
3月20日 ,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 , 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强调:“高瓴按照‘碳中和’技术路线图 , 深入布局了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产业链上下游 。 ”
张磊还表示 , 作为一家创新型产业投资机构 , 高瓴自成立伊始便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视为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 在全阶段的投资周期中 , 高瓴都高度重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因素 , 将其作为必不可少的投资决策标准 。 同时 , 通过前瞻性的行业研究 , 持续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布局 。
张磊表示 , 在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方向上 , 市场化的PE/VC机构是大有可为的 。 此外 , 碳中和会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 在低碳领域会实现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和创新机会 。
由此看来 , 高瓴对于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芯片这三个行业的长期看好保持不变 。
但对于张磊的坚定看好 , 部分投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 在某股票交流社区有人调侃:“地球人都知道你买宁德时代和隆基股份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