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受访者有两部及以上闲置手机

随着手机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 , 不少年轻人手中都有多部闲置手机 。 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等2020年发布的《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19》显示 , 我国2019年手机的理论报废量约为2.89亿台 , 重量约为5.78万吨 。 对于闲置手机 , 你会选择回收处理吗? 
近日 ,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 , 对201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 69.3%的受访者有两部及以上闲置手机 。 59.4%的受访者表示会将闲置手机留着当备用机 , 44.9%受访者会送给父母长辈使用 。 对于手机回收 , 78.5%的受访者担心会泄露个人隐私 。 74.4%的受访者希望建立安全可靠的手机回收平台 , 以保障个人权益 。  
近七成受访者有两部及以上闲置手机 
家住安徽蚌埠的80后青年李伟(化名)表示 , 由于工作的关系 , 会留一部手机备用 , 其他的手机则会留给父母使用 。 “我换手机的频率不是特别高 , 基本上一年半换一部 。 现在手机质量都挺好的 , 使用寿命很长 , 有的功能比较完好的手机就会留给父母 。 现在有的手机还支持远程协助 , 父母不会操作时 , 我就能远程帮他们操作 , 比较方便” 。  
95后的周非(化名)曾有两部闲置的手机 , 一部给了家人 , 另一部比较新的 , 放到了某网站的回收平台上 , 因为手机的保值率较高 , 通过回收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 “跟我预期的价值差不多 , 反正留在手里也没什么用 , 不如出掉” 。  
调查显示 , 59.4%的受访者表示会将闲置手机留着当备用机 , 44.9%受访者会送给父母长辈使用 , 放到二手网站/回收网站上售卖的占28.7% , 置之不管的占25.8% 。  
78.5%受访者担心手机回收会泄露个人隐私 
调查显示 , 超过半数的调查者对手机回收持谨慎态度 ,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手机回收会造成数据泄露 , 暴露隐私 , 占到78.5% 。  
“现在技术太发达了 , 即使是恢复出厂设置 , 也很难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 ”90后张成(化名)说 , 他宁愿手机闲着不用 , 也不会把手机送去回收 , “总担心别人会找回我的数据 , 另做他用” 。  
有过手机回收经历的周非介绍 , 现在手机回收需要先在网站上填写手机的相关信息 , 比如机型、购买时间、新旧状况等 , 平台会依据填写的信息给出估值 , 可以选择寄送或上门回收 。 “我通常会选择回收员上门回收 , 这样能减少寄送环节可能出现的损毁 。 另外 , 我会要求回收员当场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 , 删除个人信息” 。 不过 , 周非觉得整个回收流程缺乏监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一般是由回收员现场检验手机的成色 , 以判定手机的价值 。 “我觉得这样判定太主观了 , 比如手机上有一小道细微的划痕 , 完全不影响正常使用 , 也会因此被扣掉100元 。 我觉得手机价值单方面由回收人员说了算 , 这并不合理” 。  
调查显示 , 除了担心隐私泄露 , 还有55.8%的受访者表示缺乏正规可靠的回收渠道 , 46.7%的受访者担心回收价低于期望值 , 37.5%的受访者表示回收的手机去向不明 , 担心破坏环境 。  
调查中 , 74.4%的受访者期待建立安全可靠的回收平台 。  
李伟表示 , 现在大多数手机回收都是由商家开展的 , 是商业行为 , 一切规则都由商家说了算 , 是否安全也全靠商家的良心 。 有必要建立真正安全可靠的回收平台 。  
张成也认为现在手机回收的流程太不透明了 , “手机被回收后 , 会被如何处理根本不清楚 , 是被翻新重新投入市场 , 还是被拆解处理 , 都没人知道” 。 他认为 , 有关部门需要对这一行为进行监管 , 最好从源头到流向都能及时对外公布 。 手机作为电子产品 , 有很多重金属元件 , 处理不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 所以监管十分有必要 。  
调查中 , 61.6%的受访者希望建立完善的手机评估机制 , 60.3%的受访者期待提高手机数据处理的技术 , 确保个人隐私安全 , 51.8%的受访者期待完善回收流程 , 形成可追溯链条 。  
【|近七成受访者有两部及以上闲置手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采访人员 王志伟 来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