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采访人员赵文君)到餐厅用餐时 , 有些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 , 甚至不提供现场菜单 , 消费者只能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进行扫码点餐 。 中消协25日表示 , 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 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 , 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 。   
消费者到餐厅就餐 , 并无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 。 一些餐厅不再提供人工点餐 , 要求现场就餐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 , 再进行扫码点餐 , 借此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 不仅违反法律规定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 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 。 如果保管不善 , 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丢失的风险 。   
餐厅经营者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 , 只提供扫码点餐 , 不仅有违商业惯例 , 也使现场就餐消费者只能关注或绑定经营者的公众号或小程序 , 被动授权经营者获取其个人信息 。 这种做法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 是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 对现场就餐消费者的一种强制交易行为 。   
消费者反映 , 部分餐厅在只提供扫码点餐的同时 , 还不向现场就餐者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和菜品价格 , 消费者只有扫码关注餐厅后才能看到具体菜单 , 知晓菜品价格 。 菜单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 与是否接受餐饮服务直接关联 , 餐厅应当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 , 供消费者了解菜品和价格 , 决定是否用餐 。 不提供现场菜单 , 扫码关注后才能浏览菜品和价格的做法 , 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   
由于智能手机操作的复杂性 , 扫码点餐并不具有普适性 。 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协助 , 才能完成扫码点餐过程 , 他们对“扫码”背后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也比较弱 , 更易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支付安全问题的受害者 。 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限制消费者权利的工具 , 更不应成为阻碍大众消费的壁垒 。   
【|中消协: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 , 餐饮行业组织、餐饮经营者要抵制不良手法 , 杜绝违法行为 , 以实际行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关部门要督促餐饮企业守法经营、加强自律 , 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不法行为 , 促进行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