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欲抢滩登陆“华尔街” 共享充电宝“这事成了”?
文章图片
找到多元化的盈利方式是共享充电宝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 罗俊敏 摄
“如果共享充电宝能成 , 我直播吃翔 , 立帖为证 。 ”2017年王思聪曾在微博放出“狠话” , 言外之意 , 共享充电宝“不会成” 。 4年后的今天 , 共享领域仍是一地鸡毛 , 共享充电宝却混得风生水起 , 很有可能迎来首家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上市 。
3月13日 , 怪兽充电赴美递交招股说明书 , 计划今年上半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 拟募资3亿美元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和2020年怪兽充电累计注册用户分别约为1.491亿和2.194亿 , 2020年实现营收28.1亿元 , 较2019年20.2亿元增长了38.9% 。
与互联网企业通常靠“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盈利模式不同 , 共享充电宝似乎只凭业务本身就可以实现正向盈利 。 从被外界质疑到如今冲击资本市场 , 共享充电宝到底是不是门“好生意”?共享充电宝“这事成了”吗?
●南方日报采访人员 叶丹 郜小平 实习生 罗俊敏
赚钱的“好生意”存隐忧
从不被外界看好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再到如今计划上市 , 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发展似乎走出了标准的“互联网路径” , 但是与不少互联网企业背着亏损的业绩登陆资本市场不同 , 从怪兽充电公布的招股书可以看到 , 盈利对于共享充电宝行业而言似乎并非“天方夜谭”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怪兽充电营收20.2亿元 , 2020年营收28.1亿元 , 同比增长38.9% 。 从收入结构上来看 , 充电宝收入是绝对的大头 , 来自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为27.1亿元 , 占总收入比为96.5% 。
怪兽充电称 , 其2020年以34.4%的市场份额位列共享充电行业第一 , 成为中国最大的共享充电运营商 , 且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
不过对于不少共享充电宝的用户而言 , 对共享充电宝这门好生意最大的“认同” , 可以说是近来频频被吐槽的“涨价潮” 。 “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 , 平台肯定很赚钱!”在怪兽充电盈利的背后 , 不少用户则对共享充电宝的涨价怨声载道 。
据南方日报采访人员走访调查发现 , 共享充电宝这门“好生意”的背后 , 价格飙涨和严重不透明的情况还颇为严重 。
在广州车陂南地铁站附近 , 不少餐饮、医药、零售门店口都有放置充电宝机位 , 其中以街电和怪兽充电为主 。 “以前是1元/小时 , 现在变成了3元/小时 , 真的贵了不少 。 ”正在奶茶店旁租用共享充电宝的用户说道 。
以广州地区为例 , 头部的共享充电宝企业通常可以免费租借5分钟或10分钟 , 逾期1元/小时或2元/小时 , 24小时封顶价居于20元—40元之间 , 但均未显示实际租借价格 。 从官方公众号和小程序看 , “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怪兽)也没有显示具体的收费细则 。
此外采访人员还发现 , 即使同一品牌的共享充电宝 , 在餐厅、商场、KTV等不同场景下的租赁费用也不尽相同 。 针对价差的问题 , 采访人员询问了一家共享充电宝商家微信小程序在线客服 , 客服表示“不同的地区门店 , 收费标准会有所不同 , 定价是公司和商户商讨后逐一制定的 , 并不存在行业或区域统一定价 。 ”
这也意味着 , 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价格不透明 , 同时也为各地随意涨价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
事实上 , 共享充电宝因涨价问题和乱收费问题成了行业广受诟病的槽点 。 从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量来看 , “三电一兽”中 , 小电科技的投诉量最高 , 超8000条 , 其次是怪兽、街电和来电 。 “一门好的生意 , 并不应该以牺牲消费者体验为代价 。 ”IT观察人士孙永杰说 。
盈利模式单一 , 巨头已入局
除了要面对被“涨价潮”劝退的消费者外 , 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持久稳定发展还受制于强势的合作商家 。
在不同地区 , 共享充电宝与商家合作的入场费和分成也不同 , 在一些高人流量的地段 , 商家拥有很强的议价权 。 在广州五羊邨附近某水果店铺 , 共享充电宝每月佣金最近就从500元涨到了600元 。 采访人员从怪兽充电广州地区商务合作经理处了解到 , 不同地区和不同门店会有不一样的分成方式 , 有“五五分” , 也有“三七分” , 还有其他非分成的合作方式 。
从怪兽充电招股书中可以看到 , 销售及营销费用为怪兽充电的最大支出 。 2020年 , 怪兽充电为销售及营销费用支付了21.2亿元 , 这部分主要由入场费和佣金构成 。 招股书显示 , 2020年 , 怪兽充电支付的入场费达到3.8亿元 , 相较2019年的1.0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 , 与此同时 , 2020年佣金费用的增速远低于入场费增速 , 为近12亿元 , 而2019年这一数字为8.2亿元 。
“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就认为 , 初期的共享经济项目 , 通过资本的助推加快了对市场的探索 , 但同时也导致了其商业模式的不成熟 , 通过涨价来提高收益 , 成为共享经济产品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
高度依靠商户资源的铺设和佣金模式来维持 , 除了使得共享充电宝企业在解决盈利问题时只能通过涨价来解决外 , 更重要的是使其面临着更低的行业门槛 , 而巨头的入场则让行业发展面临变数 , 新的挑战者也在发起猛烈攻势 。 作为后来者 , 美团在2020年启动共享充电宝业务 , 就已在200多个城市开展服务 。
洗牌在即 , 亟待多元化开拓
在业内人士看来 , 缺乏多元化的发展 , 依靠单一的租赁模式 , 使得共享充电宝的发展未来或许受到制约 。
“目前以押金、租赁、广告为主的盈利方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 , 找到多元化的盈利方式是共享充电宝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 根据用户需求扩展细分市场与变现渠道 , 将有助于厂商从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中获取利润 。
一名从业人员表示 , 在单一的收入模式下 , 当商户不断提高入场费和佣金比例 , 共享充电宝平台只能将成本转移到用户身上 , 而行业的竞争导致商户在选择共享充电宝平台时具有相当强的议价能力 , 这样就导致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 使得共享充电宝在用户端呈现不断涨价的态势 。 “共享充电宝寻找更加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将会是未来的趋势 。 ”
如今不少共享充电宝平台已经开始尝试将原有的共享充电宝柜机进行升级 , 提供诸如导购、大屏、自动售卖等更加丰富的服务和体验 , 谋求可以获得更多元化的营收方式 。
“除了为C端用户提供充电服务以外 , 可以继续发力广告服务 , 比如共享充电租赁机屏幕和充电宝本身 , 都是广告展示的良好载体 。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认为 , “基于线下用户消费数据的积累 , 共享充电宝还可以探索大数据服务方向 , 或将用户流量导流进线上的电商平台 , 助力精准营销 。 ”
但就目前来看 , 这条路还未体现太大的价值 。 招股书显示 , 怪兽充电宝租金仍是最大单一营收来源 , 其它占比不足4% 。
【|“怪兽”欲抢滩登陆“华尔街” 共享充电宝“这事成了”?】头部企业上市使得行业内的资本会集中化 , 而搅局者也会让投资者看到危机 , 未来不排除共享充电宝平台之间迎来合并和大洗牌 。 “大家的商业模式基本一样 , 合并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 ”来电科技的投资方红点中国投资经理周韬略曾说 , 在不少投资人看来 , 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轨迹值得共享充电宝行业参考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