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人死了,这些基因却“活”了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唐一尘
文章图片
图1/1
在人死后的几个小时里 , 大脑中某些细胞的基因表达仍然活跃 , 甚至活性增强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新鲜脑组织的基因表达——这些脑组织是从常规脑部手术中收集的 。 结果发现 , 一些细胞的基因表达在脑组织死亡后增加了 。 近日 , 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报告》 。
这些“僵尸基因”(在死后一段时间内表达增加的基因)是特定的:来自神经胶质细胞 。 研究人员观察到 , 神经胶质细胞能在人死后数小时内生长并萌发出长长的臂状物 。
“神经胶质细胞在人死后会扩大并不奇怪 , 因为它们是炎症细胞 , 任务是在缺氧或中风等脑损伤后进行清理 。 ”论文通讯作者、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教授Jeffrey Loeb说 。 他认为 , 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意义——大多数利用死亡人脑组织进行的针对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研究 , 都没有考虑大脑死后的基因表达或细胞活动 。
“大多数研究假定 ,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 , 大脑中的一切也随之停止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Loeb 说 , “我们直到现在才对这些变化进行量化 。 ”
最初 , Loeb团队注意到 , 新鲜人脑组织中基因表达的整体模式与已发表的尸检报告不匹配 , 这些报告涉及没有神经系统疾病或患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人 。
Loeb说:“我们决定进行一个模拟死亡实验 , 观察最近收集的大块人脑组织在0到24小时的基因表达 , 这些脑组织被放置在室温下 , 以复制死亡时间间隔 。 ”
研究人员发现 , 被分析的基因中大约80%在24小时内相对稳定 , 表达变化不大 。 这些基因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 , 它们提供基本的细胞功能 , 在研究中常用来显示组织的质量 。
另一组存在于神经元中的基因 , 被证明与人类大脑活动(如记忆、思维和癫痫发作等)有复杂的关系 , 它们在人死后数小时内迅速退化 。 Loeb说 , 这些基因对于研究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很重要 。
第三组基因即“僵尸基因” , 在神经元基因活动减弱的同时 , 它们的活动增加了 。 相关变化在人死后大约12小时达到顶峰 。
【新浪科技综合|人死了,这些基因却“活”了】“这一发现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人体组织研究 , 只是研究人员需要考虑这些基因和细胞变化 , 并尽可能减少死后间隔时间 , 以降低这些变化的幅度 。 ”Loeb说 , “好消息是 , 我们现在知道了哪些基因和细胞类型是稳定的、哪些会退化、哪些会增加 ,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大脑研究的结果 。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