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吃进去的药“知道”怎么帮你治病吗?
文章图片
【新浪科技综合|吃进去的药“知道”怎么帮你治病吗?】图1/5
(图源:scienceabc)
来源: 科学媒介中心
邱媛媛 编译
头痛时吃一片布洛芬 , 疼痛可能很快就会减轻;发烧时吃一片布洛芬 , 体温很快就会下降 。 你有没有想过 , 布洛芬如何知道你是头痛、发烧 , 而不是其他病痛呢?
药物似乎可以精确判断我们的病痛 , 快速有效地减缓或治愈病痛 。 其实并非如此 , 药物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
part.1 药物如何在体内发生作用?
胶囊、药片或液体形式的药物从口腔进入 , 经过咽喉 , 沿食管、胃到达小肠、大肠 , 经过的各部位都会对药物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 一般来说 , 小肠较长且上面附有小肠绒毛 , 吸收功能较强 , 因此 , 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场所 。
用于治疗腹泻或便秘的药物 , 会在小肠中寻找目标受体 , 其他药物会在寻找目标之前穿过肠道进入血液 。 有些药物(如血液稀释剂)的目标受体就在血液中 , 其他大多数药物是随血液到达身体其他部位(如肝脏) 。
肝门静脉是一条特殊的“高速公路” , 将小肠吸收的药物通过血液输送到肝脏 。 药物在肝脏进一步分解成各种药物成分 , 并释放回血液中 。 所有器官和组织都离不开血液运输的营养物质 , 药物会到人体的任何地方 ,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起作用 。
文章图片
图2/5
(图源:scienceabc)
大多数药物的化学物质只能附着在体内特定的蛋白质分子上 , 这些蛋白质分子被称为受体 。 在细胞表面和内部 , 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受体 , 每种受体类型都有不同的形状 , 功能就如同锁一样 , 用配套的钥匙才能打开 。
药物在全身流通的过程中 , 遇到合适的受体就会结合 , 执行特定的功能 。 止痛药执行的功能是切断神经的疼痛信号;反流药物会阻止胃酸分泌;抗抑郁药可以调整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抗生素会杀死细菌 。 总之 , 药物产生效果的方法有很多 , 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目标受体 。
part.2副作用是怎么产生的?
布洛芬可以减轻疼痛 , 也可以退烧 。 布洛芬与受体结合后 , 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和前列环素的合成 , 前列腺素和前列环素是能够引发炎症和疼痛的化学物质 。 当布洛芬作用于炎症组织局部时 , 会通过对酶活性的抑制 , 减少前列腺素或其他递质的合成 , 从而减少组织局部的神经传导 , 缓解局部疼痛 。
前列腺素本身会引起红、肿、痛和发热 , 当前列腺素减少后 , 也会起到降温退烧的作用 。 只有当布洛芬与患处的相应酶结合时 , 药物才能发挥作用 , 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 如果药物没有与目标受体结合 , 就不会产生预期效果 。
文章图片
图3/5
(图源:scienceabc)
药物发生作用的机制并非万无一失 , 药物也可能与目标受体以外的受体结合 , 特别是与受体的形状相似时 。 当药物与错误的目标结合后 , 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 这就是药物的副作用 。 因此 , 我们必须按照规定剂量服用药物 。
如果服用剂量低于规定剂量 , 药物可能无法与目标受体结合而发挥它的作用 。 相反 , 当服用量超过处方剂量时 , 药物不仅仅与目标受体结合 , 还会引起意料之外的反应 , 即增加了副作用的发生概率 。 每种药物都有较为确定的副作用列表 , 如引起胃部不适、嗜睡、口干等 , 这些都会在说明书上标明 。
文章图片
图4/5
(图源:scienceabc)
对于化疗药物 , 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 化疗药物是专为快速生长的癌细胞设计的 。 他们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 , 也可能攻击其他快速分裂的细胞(比如毛发细胞) , 这就是为什么化疗总会导致脱发 。
part.3“智能药物”的研发
为了让药物更安全、有效 , 研究人员正致力于研发“智能药物” , 这种药物可以精确地将药物输送到目标位置 , 或通过外界刺激来激活药物的释放 。 在理想情况下 , 药物在靶点附近保持不活跃状态 , 直到激活它们才会发生作用 。
由于药物脱离目标受体后会被排出体外 , 患者需要定期服用药物 。 通过控制药物的激活 , 研究人员可以将药物持续维持在体内所需的剂量水平 , 从而避免频繁服药 。
近期的一项研究中 , 研究人员检测到体内启动药物释放的化学信号 , 形成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药物输送系统 , 在正确的时间、在身体的任何地方 , 高效且特异性地输送正确剂量 。
另一项研究中 , 研究人员观察了放置在皮肤、脊髓或大脑的微芯片 , 以精确地传递药物 。 这种微芯片有一些装入药物(如化疗或止痛药物)的小孔 , 并用金箔盖住小孔 。 施加一定的电压溶解金箔盖 , 药物就被释放了 。
文章图片
图5/5
(图源:scienceabc)
也许在未来 , 我们服用的智能药物就不会漫无目的地在血液中徘徊了 , 但比较现实的问题是 , 科学家能否让“智能药物”像传统药物一样便宜呢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