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比起怕鬼,恐怖片爱好者更怕焦虑?

【新浪科技综合|比起怕鬼,恐怖片爱好者更怕焦虑?】《孤儿怨》
来源: 酷炫脑
作者 |Coltan Scrivner
喜欢看恐怖片的人其实更像是一群焦虑的人 , 而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有着强大心脏的猛士 。
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 , 2020年是特别糟糕的一年 。 但是 , 恐怖电影却在过去的一年内大放异彩 , 在流媒体平台上大受欢迎 。 2020这一年里 , 恐怖类型的电影票房达到历史新高 。
让人觉得纳闷的是 , 明明2020年发生的一切已经够恐怖了 , 为什么人们还要将精神寄托于虚幻的恐怖世界呢?
《小丑回魂》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这种现实世界的恐怖让人们感到焦虑 , 而恐怖片则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焦虑 。 研究者对典型的恐怖片爱好者进行了分析 , 得出了一些可以解释上述现象的结论 。
在与这些恐怖片爱好者交谈时 , 研究者们发现 , 他们经常提及自己的焦虑 , 并且谈到恐怖电影是如何帮助他们缓解焦虑的 。 所以 , 喜欢看恐怖片的人其实更像是一群焦虑的人 , 而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有着强大心脏的猛士 。
《孤儿怨》
最近发表在PsyArXiv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到 , 在对Facebook上800多部高点赞数电影的情节关键词进行研究时 , 研究人员发现恐怖电影爱好者更有可能表现出神经质的特性 。 神经质是一种以高度焦虑为特征的人格特质 。 剧情关键字是诸如“精神疾病”、“鬼魂”、“连环杀手”、“精神错乱”等恐怖片的影迷神经质特征程度最高 。 同样 , 爱好有“死亡”、“焦虑”主题元素的电影的影迷神经质特征也较高 。
此外 , 一些研究也证实了一个在恐怖片爱好者圈子里流传已久的说法:焦虑的人有时更爱看那些会诱发焦虑情绪的电影 。 但是 , 这究竟为什么呢?
Via:shusakutakaoka
恐怖电影的中心主题通常是某种怪物或怪异力量 。 这类电影通常是利用人们因怪物而感到的生存威胁感来营造恐怖感 , 引起观众的恐怖和焦虑情绪 。 这种可怕的威胁感是情节的核心 , 也是最能吸引观众进入电影的元素 。 威胁不仅对我们的视觉注意力具有重要意义 , 而且在认知的其他领域(包括记忆、学习和信息的社会传递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
事实上 , 威胁也是进化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 它是我们的祖先得以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 人类和其他动物中 , 负责提高生存几率的神经系统有一部分就是用来检测威胁的——负责监视环境中的威胁并确定最佳应对方案 。 综上 , 恐怖电影在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方面天赋异禀 。
Via:RyanCallanan
对于那些患有焦虑症的人来说 , 他们本就比常人更容易看到潜在的威胁 。 而他们这种对威胁的敏感在恐怖片观影中更是被放大 。 这也是恐怖片如此吸引焦虑者的部分原因 。 感到焦虑的人会更容易沉浸于恐怖电影的情节中 , 不断监视和感知威胁的发生 。 由于这种影片在叙述时一般存在各种悬念 , 所以这种对威胁的警觉性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对故事的沉浸感 。
焦虑者常见的一种感受就是感觉自己无法控制局面——无论是对焦虑源的控制还是对焦虑反应的控制 。 一些研究表明 , 如果焦虑者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感知到的控制力增加 , 即在控制力不变的情况下 , 主观认为或想象自己的控制力增强 , 大脑中处理威胁反应的区域活动便会减少 , 从而降低焦虑感 。
恐怖片 , 一个社会认可的焦虑表达出口
之前我们提到焦虑会让人感觉自己无法控制局面 , 而恐怖片则可以通过转移你焦虑的源头来提供这种控制感 。 一旦影片中虚构的恐怖世界引起了你的注意 , 并且使你陷入其中 , 引发你焦虑的源头就会改变 。 此时你不再为了自己的社交是否出现问题而感到焦虑 , 也不再担心该如何面对迫在眉睫的 deadline(指各种作业或工作任务的截止日期) , 你不再担心现实中的任何能够引发你焦虑的事件 , 你的焦虑开始依附在屏幕前的这个怪物或鬼魂身上 。 你开始去仔细地体会焦虑带来的感受 , 而不是焦虑那些现实生活中你控制不了的事 。
实际上 , 人们对虚构的东西所感到的焦虑会比对真实存在的东西感到的焦虑小得多 。 相对来说 , 调节恐怖片带来的恐惧感也是更容易的事 。 比如说 , 看恐怖片时遮住眼睛、打开灯、找朋友一起看或者调低音量都可以使恐怖电影不那么恐怖(当然 , 对于那些追求刺激的人而言 , 他们也可以提高自己观影时的恐怖感) 。 尽管认知行为疗法中也有多种有效控制焦虑的治疗技术 , 但是通过如此简单的操作(如遮住眼睛或开灯)就能调节焦虑的方法 , 只有在观看恐怖片这类场景下才能发生 。 在这种恐怖体验中 , 能够随着个人意愿自主地上调或下调恐怖感是享受恐怖电影的关键 。
《詹妮弗的身体》
大量研究表明 , 人们确实会通过调节自己的恐惧感来提升生活幸福感 。 例如 , 笔者和同事最近就发表了一篇关于鬼屋游客的生理、行为和态度的研究 。 通过心率监测器、面部表情和自我报告问卷 , 我们发现恐惧或焦虑引起的兴奋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个“甜蜜点” , 在这个甜蜜点上 , 人们会获得最大的享受 。 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 鬼屋游客会积极使用一系列认知和情感策略来调节他们的恐惧感 。 这个结论可能也适用于许多恐怖游戏 。 所以 , 通过将焦虑转移到电影或游戏的体验中 , 你可以更好地控制焦虑对你的影响 。
一旦你被剧情所吸引 , 并且觉得自己可以控制局面 , 恐怖片就会成为一个让你能体验焦虑情绪的好方法 。 焦虑症患者都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担心社会对他们的接受度低——表现出焦虑会让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产生一种耻辱感 。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适应不良的应对行为出现——比如 , 阻止情绪外露 , 而这往往会使焦虑感加剧 。 但是在一个虚构的恐怖世界中 , 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表达自己的焦虑情绪 , 无论你想大喊大叫还是蒙上自己的眼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
Via:TiinaMenzel
传奇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在他关于恐怖小说的论述中提出 , 要判断一个恐怖小说家能力有多强 , 关键在于考察其营造“恐怖感”的能力 。 相比于常见的跳跃式的惊吓或者看见怪物的形象所带来的厌恶感 , 斯蒂芬·金提到的“恐怖感”指的更多是当没有恐怖情节时我们对于接下来的未知情节的紧张感 。 这就是导演或编剧希望营造的不安和悬念 , 这样你才会为了避免对突如其来的惊悚情节措手不及而时刻保持警惕 。
虽然在现实世界中 , 这种思维的过度激活会产生负面的后果 。 但在虚构的恐怖世界中 , 这种情况是可预料且可掌控的 。 因此 , 当你焦虑不安时 , 恐怖电影本质上可以为你提供一个社会认可的表达焦虑的出口 。
Via:Banksy
其实 , 很多原因都可以解释为什么感到焦虑的人能在恐怖片中得到缓解 。 比如它可以分散你对现实世界中焦虑源的注意力;当你焦虑的来源不明确时 , 它可以让你清晰地感受你的焦虑;即便你根本不焦虑 , 它也可以带给你对焦虑的掌控感 。 尽管这些因素可以帮你处理当下的焦虑 , 但是一旦恐怖电影或恐怖小说落幕时 , 我们的这些焦虑是否能跟着消失呢?
恐怖故事提供了一种认知模拟 , 在这种模拟中 , 人们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参与恐怖情境 。 在恐怖的虚拟认知场景中 , 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恐怖情况以及“恐怖”这种感觉 。 通过在虚拟世界内部互动 , 人们可以有效练习情绪和行为策略 , 而这些策略都可以应用于真实世界的压力或恐惧情况 。 尽管目前还没有研究对此进行直接测试 , 但是已经有一些单一的证据对上述结论做出了理论支撑 。
《美国恐怖故事》
例如 , 一项研究在控制了多种性格特征的情况下 , 仍发现恐怖电影爱好者对这个“恐怖的”2020年拥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 同样 , 一项针对某电视频道用户的调查发现 , 喜欢末日类型影视的人对于第二波新冠病毒的爆发有着更好的心理准备 。 换句话说 , 那些喜欢把自己暴露在虚构恐怖场景中的人 , 似乎能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中的焦虑事件 。
当然 , 恐怖片并不适合所有人 。 讨厌恐怖电影的人可能并不能从看恐怖电影中获益 。 不过 , 恐怖片涵盖了广泛的子流派 , 而且大多数人并不讨厌恐怖片 。 无论是心理惊悚片、血腥暴力片还是僵尸片 , 你总能找到一个喜欢的类型 。 因此 , 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感到焦虑并且想从中逃脱 , 赶紧找部恐怖片看看吧!让自己进入这个虚拟的恐怖世界来缓解一下焦虑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