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心缘
编辑 | 漠影
全球知名投资机构ARK Invest预测 , 未来15-20年 , 人工智能(AI)中深度学习将为全球股票市场增加30万亿美元的市值 , 这比过去20年互联网创造市值的2倍还多 。
普惠AI , 首先要解决上云的问题 , 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 国内外云服务商无不开始思量将云计算与AI打包 , 为愈发广泛的AI开发需求提供一张便捷的船票 。
但实现“云智一体”并非两相叠加 , 而需在充分理解企业实际业务需求的同时 , 提供将AI技术与云深度融合的基础设施 。 这恰恰是百度十余年积累的技术和生态优势 。
在3月27日举办的云智技术论坛上 , 百度智能云推出将AI原生的云基础设施与全流程AI开发融合一体的关键杀手锏——云智一体的AI开发全栈模式 , 从自研芯片、集群、框架、算法到应用的一系列AI能力组合 , 构成了百度智能云独有的底色 , 不仅能解决算法工程师的专业诉求 , 还能让完全不懂AI开发的业务人员分分钟上手 。
▲百度智能云“云智一体”AI开发全栈产品架构
文章图片
AI时代的云上开发有什么不同?它对云基础设施供应商们提出了哪些差异化的要求?企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AI开发路径?云智一体战略 , 会成为拉动百度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引擎吗?
要解答这些问题 , 我们从企业AI开发的典型需求之变说起 。
一、从企业AI落地之困 , 看AI开发平台三大特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只需一个不错的点子 , 个人开发者即可做出能广泛应用的App 。
但AI开发完全不同 , 是一项仅凭个人力量难以成事的系统工程 。 要将AI技术落于实际应用 , 涉及海量数据、优质算法、传感器、服务器、网络设计、资源管理等一系列繁复的软硬件工程难题 , 因此企业是推动AI落地的主力军 。
AI需要与场景进行深度结合 , 没有谁能比企业更加理解自身业务 , 也没有谁比AI基础技术研发者更懂AI , 然而两者协作远不像“1+1=2”那样简单 , 真正在场景中实现智能化 , 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模型问题 , 还要在业务流程中形成闭环 。
考虑到碎片化应用场景、中小企业对创新迫切性和对成本的考量 , 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提出 , 能满足多数企业智能化需求的AI开发平台 , 至少应具备三大特征:场景先行、自主创新、效能为要 。
(1)场景先行:好模型离不开优质数据 , 而优质数据从场景中来 , 从场景去定义和解决问题已是企业AI开发的一种主流趋势 ,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调研数据显示 , 约86%的市场需求是定制开发AI模型 。 同时 , 同一垂直场景下企业AI需求存在可复用性 , AI开发平台可以不断积累相应高精度效果的算法 , 供企业在其基础上做优化 。
(2)自主创新:AI与场景频繁的交互过程中 , 会通过应用反馈生成源源不断的活数据 , 从而能持续优化迭代AI系统 。 如果AI开发平台能提供丰富的预训练模型和功能 , 并打造尽可能低门槛、好上手的交互界面 , 则有助于加速企业针对自身业务进行AI应用的自主研发与创新 。
(3)效能为要:企业智能化升级的目的无外乎快速响应需求、降本增效 。 相较传统软件开发 , AI开发过程往往更耗时、耗资源 , 因此需要AI开发平台既要提供足够高效的整体AI开发流程 , 又能实现更充分的资源集约管理和调度 。
这些是AI开发平台的基础能力 , 而要将AI开发效能发挥到极致 , 则离不开进阶能力——高性能、高性价比、高利用率底层AI基础设施的支撑 。
二、兼顾多层次开发者、适配多种国产硬件……云智一体AI开发全栈模式解读
对于企业来说 , 云上构建AI方便之处在于 , 无需采购和部署昂贵的硬件基础设施 , 就能获取源源不断的算法、算力和存储资源 。
不过 , 由于传统的云计算架构并未考虑到适配AI应用 , 因此在解决AI场景下的工程化问题时 , 很难做到效能最大化 。 这使得大举布局AI技术的百度嗅到了将云计算与AI融合创新的机会 。
当主流云厂商还在竞逐CDN、IaaS市场时 , 百度已将目光投向深度学习框架和高端AI芯片 , 将百度十余年积累的云上AI计算和工程化应用能力 , 沉淀为低门槛、高效能的全流程AI开发体系 。 如今 , 百度正式推出其软硬协同AI能力的集大成者——云智一体AI开发全栈模式 。
▲百度智能云“云智一体”AI开发全栈产品架构
文章图片
从上往下看 , 最贴近应用层的是飞桨企业版AI开发双平台EasyDL和BML 。
EasyDL主打零门槛 , 面向AI应用开发者 , 无需了解算法细节 , 5分钟即可上手 , 最快10分钟完成模型训练 , 支持公有云、私有化、设备端、软硬一体等多种部署方案 , 迄今已服务超过80万用户 。 该平台最小的开发者只有7岁 , 可见多容易上手 。
BML主打功能齐全 , 面向AI算法开发者 , 既提供全面的建模方式、高性能AI套件、高性价比的算力资源、完善的开发环境 , 又提供自动数据增强、自动超参搜索等先进的训练机制 。 此外 , 用BML做出的模型可以成为EasyDL预置任务 , 惠及更多AI应用开发者 。
▲百度飞桨企业版EasyDL和BML AI开发双平台模式
文章图片
AI开发全栈模式也使得端云协同更加紧密 , 将AI端模型的部署时间缩短至1分钟 , 并使每个端都成为了云的一部分 。
双平台基于百度深度学习框架飞桨 , 同时支持业界7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上百种深度学习网络、15种AI芯片 , 尤其适配多种主流国产CPU、FPGA/ASIC芯片 , 使企业开发时向上向下均有足够灵活性 。
▲百度AI开发平台适配15种AI芯片和硬件平台
文章图片
再往下是AI开发全栈架构的基座支撑——AI原生云架构 , 即做出“最适合跑AI的云” 。
云原生基于传统的IT基础设施 , 难以做到AI场景效能最大化 。 而AI原生的AI开发基础设施 , 从AI芯片、AI服务器、AI容器到AI云平台产品进行软硬一体深度优化 , 能全方位、集中式管理AI资源和优化AI产品 。
除了为上层AI开发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外 , 百度智能云构建的AI原生云计算架构也面向AI开发工程领域的客户 , 提供多种形态的独立服务 。
具体而言 , AI原生的云基础设施主要包括AI容器、AI存储、AI计算 。 其中 , 通过使用百度智能云容器引擎服务CCE , AI容器可提供弹性、高可用的云端容器运行平台;双平台已全面打通百度智能云BOS云存储服务 , 能提供简单可扩展、高可靠、灵活适应多场景的数据存储能力 。
在当下备受关注的芯片层 , 百度组建了自己的AI芯片公司并完成首轮融资 , 其根据自身算法定制设计的自研云端AI芯片昆仑1已规模部署 , 采用7nm先进制程的昆仑2计划今年上半年量产 , 性能比昆仑1提升3倍 。
【应用|亮出云智一体AI组合拳,解密百度第二增长曲线的底牌】除了提供自研AI芯片及多规格商业GPU/FPGA芯片外 , 百度还打造了基于X-MAN架构的四路AI超级服务器和基于百度自研硬件虚拟化技术的百度“太行”弹性裸金属 。 这样从上层开发到底层云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构建 , 使企业AI开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
▲百度智能云AI高性能计算服务
文章图片
针对企业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的生产、运用和管理痛点 , 百度打造了整合AI能力引擎、AI开发平台、AI管理平台的企业专属AI中台 。
AI中台主要解决企业AI资源沉淀、AI人才培养及整个体系持续运转机制的方法论问题 。 如果技术能力基础偏弱 , 企业可以先切入AI能力引擎 , 从百度已对外开放的270多项成熟AI能力中直接选择应用;继而通过包括EasyDL、BML和场景化定制平台UNIT的AI开发平台 , 以及优化资源管理调配的AI管理平台 , 逐步构建企业自己的多层次AI能力和方法论 。
目前百度智能云已打造了能源、金融、城市、媒体等多个行业AI中台落地解决方案 , 帮助不同领域的企业构建集约化AI能力管理能力 。
▲AI中台如何在企业IT中台中作为智能中枢
文章图片
三、有1块钱或100亿 , 都会投进技术里
因为早期AI商业模式变现路径还不清晰 , 押注AI赛道多年的百度 , 一路走来曾历经不少质疑 , 而拨云见日的时刻似乎已经临近了 。
在最新财报中 , 百度将智能云称为“中长期增长第二曲线” , 2020年Q4百度智能云同比增长67% , 年收入约130亿元 , 成为营收增长最快的模块 。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报告显示 , 百度智能云在2020年Q4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的市场份额增速和营收增速排名第一 。 另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 , 2020年上半年中国AI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0.9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幅超100% , 其中百度智能云以27.5%的市场份额 , 连续三次蝉联第一 。
▲2020年上半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分布(来源:IDC中国)
文章图片
IDC评价称在平台公司中 , 百度提供了市面上最丰富的AI能力;市场调研机构Forrester认为 , 百度智能云对于同时寻求具备大型开发社区和全栈AI功能的公司与开发者来说 , 是理想的选择 。
百度是怎么做到的?这些成绩背后 , 关乎百度的基因 , 也关乎百度十余年坚定地投资与布局 。
“有1块钱的时候 , 我们会投进技术里;有1个亿 , 我们会投进技术里;有100个亿 , 我们还是会投进技术里 。 ”
在3月23日百度回港上市的敲钟现场 ,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强调百度愿意为长期投资、保持对技术创新的不断投入 , 并将百度定义为“拥有强大互联网用户基础的AI生态型公司” 。
文章图片
作为建立于云上的互联网公司 , 百度天然具备成熟的云计算技术根基 , 凭借搜索引擎这张王牌 , 百度手握中文互联网最多的数据资源 , 加上十年来不断积累AI算法开发能力 , 孵化出覆盖视觉、语音、OCR、结构化数据等方向的各类AI应用 。
过去十年研发支出超1000亿元、AI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国内第一……持续重金投入研发 , 换来了百度在AI基础技术领域的深厚根基:
自研开源深度学习框架飞桨排名国内第一 , 凝聚了265万开发者、服务超10万家企业 , 向世界证明中国核心AI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 , 同时百度拥有国内最大AI开发者社区 , 百度智能云是拥有最多AI产品的国内云厂商……
▲中国市场AI公有云服务产品数量(截至2020年4月 , 来源:IDC、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文章图片
除了支撑自身AI技术及业务的迭代 , 百度沉淀的AI能力和资源还在迅速外延 。 集百度通用AI能力之大成的百度大脑日调用量突破1万亿次 , 过去4年百度AI开放平台上定制模型数量翻6倍 , 在多行业落地赋能 。
毕竟AI技术开发和AI应用落地不同 , 越往底层 , 技术越通用 , 越往场景层 , 应用越个性化 。
要真正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 百度聚焦在两件事:一是裤脚挽起来踩到泥里 , 深入产业场景中和客户并肩作战 , 直接在场景中做AI能力的集成;二是自底向上完全用开源开放的方式 , 持续积累市场需求和反馈 , 根据反馈不断优化从底层框架到上层应用、中台的核心能力建设 。
独木难成林 , 企业技术优势的放大 , 离不开与产业的广泛开放、结合 。 通过开源开放策略 , 百度通过将各种技术能力和应用经验共享于统一的平台 , 协同大量拥有丰富经验的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 , 推动以AI为主的创新商业化工作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展 。
央视网媒体AI中台、国家电网AI中台、海淀城市大脑、汉中市脱贫攻坚云计算平台……云智一体AI全栈能力正加速百度智能云在更多专业场景中的落地 。
按照百度团队的说法 , 如果不能实现上层开发平台、下层基础设施一体化 , 则不可能让企业AI开发速度最快、精准度最高、最适配、又最节约 。
以此来看 , 从底层云基础设施到上层AI应用的全栈能力 , 再到对AI生态的开放与包容 , 已经构筑了百度在云计算和AI双赛道的独特竞争力 。
结语:用云智一体打出差异化优势
今年百度21岁了 , 这一年 , 它用云智一体的故事敲开了港交所的大门 , 正面朝着产业智能化浪潮中蓬勃生长的云市场新机遇 。
对于多数决心走向智能化升级的企业来说 , 如今万事俱备 , 只欠AI 。 公有云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 , 伴随着数字化建设 , 云上AI服务在传统行业的渗透率必然快速提升 , 市场边界正快速扩张 , 丰富的AI服务成为国内外云厂商押宝的对象 , 而AI技术赋能或能成为百度突围云计算赛道的核心竞争优势 。
目前百度在国内AI公有云赛道占位相对领先 , 面对汹涌的企业智能化升级诉求 , 信奉长期主义的百度 , 如果能证明云智一体模式的优越性 , 也许将收获一定头部的成长红利 。
路遥知马力 , 云智一体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下架|APK Installer 和 WSATools 同时躺枪:冒牌应用登陆微软应用商店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苏宁|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 苏宁易购绿色物流再上新台阶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飞腾|原生版微信登陆统信UOS应用商店,已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